本文由币乎社区(bihu.com)内容支持计划奖励
区块链的出现给了人商业交易自动化的期望。但如果代码是法律,那么代码里的bug也是法律,修正这些bug本身就是在违反合约。智能合约忠实信徒应该谨慎看待一切自动化的想法。智能合约广泛普及意味着我们会失去保证经济顺畅运行的大部分灵活性。
商业也可以变得很简单。设想一下:合约能自动执行,并且不受寻租律师的解释所影响;或者是,公司都自动化了,由一系列自动协议组成,能在公司利润达到特定水平时给投资者红利。
这种“智能合约”在区块链的拥护者中非常流行。
“智能合约”就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当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能自动执行相应的合约条款。一些人认为,“智能合约”不仅能使商业更加高效,还能完全避免人类决策。
但是,人们甚至还没来得及称赞这种技术的伟大,它就已经和现实发生冲突。
合同关系自动化这个想法很久以前就有了。“智能合约”这个术语是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和法律学者Nick Szabo于1994年提出的。但是,这个概念因缺乏相应的技术而模糊不清。
之后在2008年,比特币和区块链出现。区块链是一种特殊的点对点数据库,能提供安全、公开和可信赖的交易记录。它能使新数据被添加进来并且防止历史数据被篡改。区块链能确保同一个比特币不会被使用两次,但是它的潜力要远大于此。区块链还允许用户“烤入”信息,包括“智能合约”需要的精确指令。
事实证明,比特币的区块链用于执行商业规则还是不够理想。
关于智能合约不是万能的概念的问题,区块链应该是不可改变的。一旦合约加密,就不能被改变,即使是软件的更新也不会有影响。
然而,这却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如果代码是法律,那么代码里的bug也是法律,修正这些bug本身就是在违反合约。
还有其他原因解释为什么智能合约可能永远不会像它的粉丝希望的那般普及。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合约,它从其他地方获取数据,然后采取行动。比如说,一份农业保险合同,它会读取天气数据,如果一直没有降雨就会自动赔偿。
智能合约的粉丝应该克制他们的积极性。成熟的智能合约将会先在传统组织内部产生,之后再取代它们——私有区块链由企业团体维护,比如银行。
区块链的路不是一帆风顺,肯定是有波折,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