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电脑的电量显示只剩下3%,我却还想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们写点什么。是的,今天6月4日了,再过2天,我的孩子们即将踏上高考的考场。
记得刚来新的学校,校长就说,再过三个月,你会特别想念过去的学校,是的呢!今天在路上,一想起我的那些孩子们,眼睛都湿了。总想给他们做点什么,给他们点什么。
我可以给他们什么呢?还是讲讲最大分值的那道题——高考作文,70分,因为这道题太容易拉开差距了。
作为语文老师,我也经常让学生多写写情感真挚的记叙文,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他们打定主意就是要写议论文了。现在请要写议论文的同学注意了,下面教你面对高考,如何稳妥地写好一篇优秀议论文。
一、审题宜抓住主体
去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尽管最后的阅卷过程中,学生单写“时代的变迁”“人世的变化”也算审题正确,甚至不乏高分作文,但这多少是有些危险因素的。
材料的主体就是“车”,审题立意先抓住这个点。“车”作为一个名词看似含义再明确不过了,需不需要解释?当然需要,车的种类,车的功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抓到车子就开始写,容易概念不清。
后面“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的提示内容,很多同学想都不想,正好四个分论点嘛,或者我少选一个,安排成三个分论点,这样一来,基本宣告了你这次考试作文的失败。那怎么办?
选择一点,比如就写“车子”“传递着真情”,关键要写出如何传递出什么样的真情。对中学生来说“时代变迁”“人世变化”当然也可以选,但容易写得大而空,或写成政治小论文,历史小论文,缺少文学性。而“真情”和“人生哲理”比较容易写出个人的真实感受和理解。
抓住主体,抓住一个点一个问题去展开论述。
二、论证宜选好角度
从考试的角度说,作文就是答题,回答问题。有了中心论点了,接下来该回答了,回答什么?回答中心论点的什么?或说论证中心论点的什么?论证朝着哪个方向用力?论证角度有哪些?
(1) 是什么:回答性质和类别方面的问题。
(2) 为什么: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3) 怎么样: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
(4) 会怎样: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
这个四个议论范畴或说论证角度,在一篇文章里必须以其中一个为主,不能面面俱到,也就是不能将这几个论证角度平均分配,作为自己的几个分论点,你在这篇议论文中着重要解决什么问题,那么就把其中一个作为重点。而解决的问题往往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人们会重视车子的形式而忽略了车子上承载的真情,或者人们很难在有形的车子上感悟出深层的人生哲理等,2017江苏高考的这道题,重点放在论述“怎么样”会更容易展开和深入。
三、方法宜采用审问
向内,审问自己,我的观点、论证有漏洞吗?向外,审问他人,有对立的观点吗?有反面的例子吗?
想一想:相对、相反、相似、相关的观点、事实。在“对立”中求“统一”优于“合并同类项”。
努力写“关系”,关系型作文是高级作文。
这是审辩思维,审辩思维是一种判断观点是否为真或是否部分为真的方法,是一种通过理性思维得到合理结论的过程。这种思维也叫批判性思维,即审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观点是否为真的思维。所以,要学会质疑与反思。
满分作文《与车共舞》中有一段:“那么,我们真的不能与车和谐相处了吗?
也不尽然。一位诗人在千年之前就为我们提供了答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否周身一片喧嚣,川流不息,只要拥有内心的独立,就能拥有如同顾城或是陶渊明一样的澄澈内心。
当我们身陷阻塞的车流中时,不必再暗自愤恨地咒骂,打开窗,可以看见同样归家的飞鸟写给天空的散文诗,可以看见树叶与晚风最后一次尽情的舞蹈,可以瞥见另一扇车窗后焦急归家的同路人。一切并没有那么着急。不仅如此,车辆并不仅仅将我们载往压抑逼仄的办公室,路途的另一端拥有更多的可能与期待,是郊区枫林的漫山红遍,是异国风情的乐曲舞蹈,是远方姑娘的纯净的笑容……”
这一段自我内省的文字,可以说是全文出彩的段落了,“不把责任推给无情的汽车,而是反求诸己,反思人们心态的浮躁”,合情合理,也体现了当代中学生自我反省的思维品质,怎不引发阅卷老师的欣赏?
多想想我提出的这个观点如果别人反驳时会怎么说?我又如何为自己辩护?不要过于极端和武断,你说一不二,你说的都是真理,哪有这样厉害的人?
议论时尽量做到理性客观、心平气和。因为任何观点都特定语境下的产物,都只有在特定语境才能成立,所以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和绝对的谬误。其次,辩证分析时,可以有选择地选取一些能够体现自己辩证思考的语言、文字,如“不可否认、诚然、确实、当然……然而、但是、不过”等,这样做既是展示自己的中庸平和,也是为了更有力的表达,因为拳头收回来,不是妥协让步,而是为了更有力地出击。
四、优秀作文宜借鉴
借鉴不是抄袭,而是给自己以写作的启示。比如2017年江苏满分作文《前方》,我们可以借鉴什么?先来看文章:
曹文轩在《前方》中说,人总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起先,我们乘着牛拉的车,从泥泞和山路中走出来,再换乘大车小车,最终跻身高楼和车流之间。我们期待着前方的路,学习奋斗,为了在万家灯火中有属于自己的一盏。自行车轮一圈圈转动,吹着口哨骑车的是那个憧憬未来的年轻人儿。慢慢的,年轻人的脸上多了一些老成,时间也如车轮一般转个不停,把自行车转得又老又旧。多了一辆汽车行驶在路上,里面是一个西装革履的人。好像我们终于到了想要到的前方。
但是,人们似乎还是不满意,在另一个地方,把车变得越来越快,把房子变得越来越高,车更快,更稳,可以去到更多的地方,可以越过高山和泥泞,那些我们已经不太去的地方,车可以去了。我们的足迹、我们的心却被这一方小小的金属笼子禁锢了,我们从泥泞中走来,从广袤中走来,从自由中走来,却走进了一方金属,水泥制成的笼子中。我们在此中兜兜转转,忙忙碌碌,乐此不疲。年少时向往的前方,就是在车和房子间切换的生活吗?
许多人在这个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车兜风,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个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后来老成的人也累了,脸上生出几分无奈,开着车回山里的那个小村庄。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和路边的种种擦肩而过。不会有在艳阳中,在风雨中,在夕阳的余晖中,在月夜中吟诗作对的游子;我们看不到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为我们随时都可以出发,蜀道难也挡不住我们的车。我们的情感也随车一样飞驰,与自然擦肩而过,我们坐在车上,和心中的诗意越来越远。我们的先人一步步走过的泥土,被我们用水泥填平,被无数的车碾过。前方归家的路是如此平坦、快捷。车仿佛把我们的乡愁都变小了,千里之外,也不再是远方。
让我们在路上这一过程变得没有意义,眼中只在乎前方。刘亮程在《今生今世的证据》里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前方的家,还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吗?
在车上的人,他们是要归家还是要远行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车上下来,慢慢走一走,走一走远行的路,走一走归家的路,不要一味地在意前方。你会发现我们的世界是那样的丰富美好,就像阿尔卑斯山谷中的标语牌说的那样:“慢慢走,欣赏啊!”
为大家总结一下可以借鉴的点:
1、文题可采用名著名篇富有意蕴的现成题目,当然也可以化用,如“争度,度一世深情”等,不属于抄袭,反而展现了你的阅读积累,高考前可以把从高一到高三的篇目了解一下,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题目,再次浏览文章内容。
2、议论文的开头一定要简洁,头太大的人总体看起来总觉得比例失调,比如“矮大紧”高晓松老师,头脑丰盈,但若论外貌,实在不属于好看的行列。读过的书中的一句让人深受启发的一句话,最近热门电影引发的热议与思考等,都是不错的开头。高考前整理一下最近一年来读的几本书,起码题目和作者都要理一理,整理一下一年来的热门电影名称和主要内容,或者自己看过的一些经典电影名称和内容,这些都很必要。
3、在论证过程中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展现自己的阅读积累,本文作者主要展现了课本中的阅读积累,但非常自然,《商山早行》《今生今世的证据》等,都是经典名篇。高考前在做课文题目收集的时候,不妨收集一下经典短小的句子,老舍的《想北平》中“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北平呀!”韩少功《我心归去》中“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曹文轩《前方》中“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中“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还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生命对母爱的感悟,只要读到,必然让读者心有戚戚,情感奔涌。
4、打造自己的独门绝技,这一点非常重要,既然是独门,那么是一般的考生无法达到的或者知道的,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准备:你认识的一个独特的人,这个有哪些独特的事情和独特的言论,一般这个人是正面影响你的人;你的独特的旅行经历,去了一个别人几乎不可能去的地方,或者见到了别人见不到的景象;你的独特的阅读经历,你对某本书或某个作家的作品读得特别熟,信手拈来,如数家珍。高考前不用拼命去背自己摘抄的大量的散乱的名人名言,把自己反复读过的一本书再拿过来加深一下记忆吧!回忆一下你的独特经历吧,选几个有意义的片段。
最后,面对高考作文题,不用过于紧张,出题者的意图肯定是希望你拿到题目好写,阅卷者也希望批阅到好作文,你的亮点一定不会被忽视,高考作文的阅卷必然是你高中三年作文被批改历史中最公平的一次。所以只要你真诚地对待这次写作,那么必然得到一个真诚的分数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