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素养》随笔3
《网络素养》这本书我的总体感觉是,作者提出的“网络素养(net smart)”这个概念很有意义,后面对归纳出的五种具体素养也都有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实例,虽然分析的不够深入,但作为一本指南性的书已经足够。作者对网络技术持高度乐观的态度。虽然这项技术的出现已经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作者鼓励我们去看到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机遇。在作者眼中,更多机会、更多选择、更多资讯、更多联结…,永远比少要好,而要享受这种“好”,我们不是坐享其成,而是需要培养出一些新的能力。作者将这些能力统称为“网络素养”。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对于互联网应用,我自己有一个粗略的二维四象限图。一个维度是“主动-被动”,就是人是在主动的、有选择的使用互联网工具,还是反过来(在明知或不知的情况下)被互联网工具所左右。另一个维度是“新-旧”,就是我们用互联网干的事情是过去没有互联网时就普遍在干的事情,我们只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呢,还是在用互联网做以前没做过,或者不是普遍性的事情。很多所谓的“互联网+教育”干的就是前者,把线下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搬到线上,干得更高效。后者的典型例子就是维基百科、分享经济、开源软件这些今天耳熟能详的新事物。 所以,掌握和提升网络素养,在我看来,就是避免和抵制被操纵——不管是来自我们对网络的不当使用,还是有人(比如政府)通过网络对我们施加的控制,同时尽可能多的主动利用互联网做新的有益的尝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的普及大势所趋,所以网络素养也理应成为这个时代每个人的基本素养。
作者把网络素养分了五类。这五类是有层次差异的。最下面的一个层次是“注意力”,因为来自各类网络渠道和个人终端的资讯太多,如何保持专注就变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传统的“时间管理”的问题。但作者基于脑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给出的解决方案中居然包括冥想。这是一个我以前没有想过的解决方案,决定试一试。另外,推荐一本书《哈姆雷特的黑莓》,谈的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注意力管理问题。往上一个层次是“识别垃圾信息”。这个素养在我看来,就是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只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噪音和信息垃圾更多,搜索和判断信息质量的方式也更多,谬种流传的速度更快、危害也更大,因而这项能力也比在前互联网时代更显得突出。作者对信息爆炸的态度仍然是“有的选择总比没的选择好”,重要的仍然是我们要提升能力。这两个素养都是在个人层面,围绕的是互联网中人的思维。往上的三个素养则是在社会层面,围绕的是互联网辅助下的人类协作。套到我的框架里,大致的,前两个素养是“主动-旧”象限的,后三个素养落在“主动-新”象限里。 “参与”是第三个素养,有启发的地方是作者把互联网上的参与按照参与程度做了划分,你随手点个赞和在别人的博客下面写评论是不同的参与程度。通过“协作”形成“集体智慧”是更高一个层级的素养,作者区分了三个词协调、合作、协作,其中协作对参与者的介入深度和个人要求都更高,也更能产生有很高价值的成果。最高层次的网络素养是能够通过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参与更大的社会变革。
这三个社会层面的网络素养才是让互联网可以发挥更大价值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三个素养,互联网才真正从1.0变为2.0。具备了这些素养的人越多,能力越强,互联网能带来的好处才会越大,对恶的抵制和抗争能力才会越强,对推动社会变化的影响力才会越大。现实是,看看我们身边的网民们,有多人还只是把互联网当成是一种娱乐消遣工具,一种免费的交流工具而已,网络素养在他们那里大概就是网上不说脏话、不传谣信谣之类的素质而已。人机交互的先锋、“鼠标之父”恩格尔巴特说过:“在当前计算机增智系统的发展中,技术的进步已将社会和认知方面的发展远远抛在了后面。相关的语言、方法论和教育理念并未像超链接那样在千家万户中普及。”对于教育变革者而言,我们要思考和实践的是如何通过互联网应用来帮助学习者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同时积极地将网络素养和其他素养相结合,帮助学习者实现更好的学习体验和个人发展,帮助学习者从“消极的电子设备消费者”转变为“具备网络素养的行动者和积极公民”。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除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网络素养也普遍堪忧。他们对学生使用网络的种种误解往往也来自于此,更不用指望他们能够主动借助互联网参与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所以,如何提升这两类人群的网络素养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