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持续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依法打击农村黄赌毒和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作为一名奋战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肩上更是扛着振兴乡村的艰巨任务,就是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将党的好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好,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农村的发展。
一、把握粮食安全底线,筑牢乡村振兴之基。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二、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稳定帮扶政策和帮扶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之举。坚持“四个不摘”要求,不断建立健全防返贫预警监测机制;继续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综合保障、扶志扶智等措施,一户一档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动态保障易返贫致贫人口持续增收,实现落实帮扶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机结合,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成果。
三、发展特色优势致富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因势利导壮大产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向农户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等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四、因地制宜实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合理规划村庄布局,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为更好推动乡村发展不断拓展空间。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摒弃急功近利思想,久久为功、循序渐进,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有机统一,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配套制度,严守生态红线,推进农村污染防治、源头治理和生态功能修复,大力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治理河道沟渠,开展厕所革命,开展垃圾和污水处理,增植绿植,实现天蓝、地绿、水青。
五、人才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持续稳定的动力源泉。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责无旁贷,应该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投身于乡村振兴,带领群众发展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