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社区访谈活动的准备期间,大家讨论到录音记录事宜时,听到一位有经验的参与者说:“你的在场比录音重要。”体验过,确实如此。也许没有录音作退路的话,人的精神更专注了,倾听也更有效果。
想起我那年春天去家附近一所大学蹭课的日子。课室里是坐着不少学生,想听课的,都在听并且做笔记,不想听课的,在看手机、看别的书,当然后者更多,占大多数。我还清楚记得我旁边的男生在看的是《李嘉诚的发家史》。大学里,听课的质量肯定远远比不上高中时代啦。作为蹭课者,我是有点心疼这个时间的,不过也许本来就是兴趣所致,才会认真听吧。这样,在场,是基于对所讲内容的兴趣,也对。
还记得小时候在学校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么?老师的脸孔是尽可能的严肃,跟你讲一些很正确的道理,由于太正确了其实讲了等于没讲。这个时段要靠转移注意力来熬过去。通常,把头低下,盯着老师的脚。老师的脚是有表情的,最起码你可以看出TA是在常态还是越来越怒。绝对不可以转头看窗外。那样老师会认为你不想听道理,态度违抗。低头不语,盯着地面,老师会认为你真的惭愧了,听不听进去呢也没把握,至少有个态度了。当“漫长”的训诫终于结束,当老师说“你回去罢”的时候,切记要诚恳地“嗯”一声,慢慢转身往外走,不可立即欢快地跳开!
当然,那些时刻,你完全可以不在场,也不影响你以后的人生。到现在我能这么振振有词,其实也是马后炮,当时哪有这么意识清楚的?
成年以后,竟发现自己“不在场”的时候更多了,很多是无关紧要,但其中最不可原谅的是与父母相处的时候“不在场”。从中学时代开始,以家为圆点,我的活动半径越来越大,县城里的学校,另一个城市的学校,另一个国家的学校,工作后,回家的次数也不多,总是满足于距离带来的自由。那些短暂的相聚时光,并没有多少在场感,更谈不上对父母的认真倾听,只是没心没肺地混着。要一直到近几年父母频繁进出医院,在病房里,才有了意识:知道时间不多了,再不专注这些时刻,以后没有机会了!
那句古语“子欲养而亲不待”,实际并不仅仅是指奉养老年的父母时间的错失,而是一句关于“在场”的警示吧!试问一下,在职场,对客户都有无穷耐心的自己,怎么对自己家人就这么缺乏耐心呢?是不是因为对客户的倾听可以为自己带来利益,对父母的倾听则看不到实际的好处?利字当头,真该棒喝。
当然,这和“凡事听父母的话”不是一回事。我们肯定都有过对上一辈人的评论、命令、指责、抱怨……干脆闭上耳朵的时候。对上一辈的语言干涉有一种从心底的排斥,甚至是一种厌恶,只望尽快脱离现场,还自己一个清净。这个情况下,代际沟通怎么可能呢?当自己年纪足够大,心智足够成熟时,如果深入去思考一下,老人喜欢给意见和建议,这可能是一种随年龄增长的定势。至少,在给出建议的时候,反映的是老人自己心中所想,可以知道TA在意的是什么,如果再多发问几句,让谈话更深入一点,老人的内心世界就会得到一种扰动,让TA对自己的话也产生思考了。当然,能否反思自己的观点,不可强求,我这里说的是一种可能。
做这样的互动,也是有效倾听的一部分,是一种在场的努力。这样的努力,千万不要太迟。所有的有效沟通,都将止步于老年人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那一天。这个时机已过,你再怎么在场,再怎么关切,也是白费功夫。——真的,不要等到那个时候,老人的记忆与心智已经加速远离,你是不可能追得上的。
所以,当纪录片《我只认识你》即将在“光棍节”当天全国首映的时候,我想除了点映机构推文中强推的爱情主题之外,还需要添加的是代际沟通的主题。倾听父母,一定要在场。陪伴孩子,一定要在场。在场决定了沟通的质量。这么想想,好像也不分公与私,在人际关系上都是相通的。在场,才真的有可能,生命影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