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先生,
见信好,ICO监管以后,不知道你最近恢复正常生活没。北京最近又有霾了,多注意身体啊。
我是你庞大读者中小小的一员。去年年底我读了你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年初我买了十几本顺丰寄给不同的朋友,朋友中只有两个人认真看完并给我反馈,其余的都说你写的是心灵鸡汤。
我也是你庞大项目众筹支持者中小小的一员。今年七月中旬,我参与了你的pressone项目众筹,那是我的第一个ICO项目。再接着八月份,我买了很多EOS准备参加菩提项目的众筹但没筹到,我转而参加icoinfo上接下来的ICO直至消耗完EOS。九月初,ICO监管一刀切,我的EOS原路退回账户。ICO一刀切后,EOS一地鸡毛,而你是EOS的推荐者,因此你也再次成了网友热议话题,他们这次说你是“骗子”,并在前面加了“高级”两个字。
我暂时不能对你做任何评价,因为我没资格,我还没仔细了解过你呢。买你的书寄给不同的朋友,即可以看出我对你的态度,阅读、学习方面,我是你的粉丝啊。
今年国庆,我在微博上看到博主“低不语”发布的“彗星社群共读李笑来”公告,国庆假最后一天,我报名参加了。彗星社群这次要求:十天内一起读李笑来最近几年内公开的文章、演讲、采访等,并且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如果哪天没写,就会被踢出去。正好,我阅读你的文章,有很多话想对你说。我决定这次以跟你写信的形式,完成彗星社群的任务。接下来的十天,你每天都会收到我的信。今天是第一封,我写下缘由,以后开场就没这么啰嗦了。
第一封,我要跟你聊聊读书。看了你写的“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系统”,我启发良多,我是你的读者粉丝,对着你的文章,我作了如下反省:
1、只字不差的阅读
第一次看到你提到“只字不差的阅读”,我可兴奋了,终于有大佬的想法跟我一样了。我就是因为有“只字不差”的阅读习惯而看书很慢,当我看到别人晒每个月十本、二十本书时,我常常叹息捉急,我曾经再怎么努力,一个月也才看了五本书啊。
所以,你把某段文字中的名词性成分全都圈出来,就相当于你已经感知到了那个作者在那一瞬间感知到的所有事物,然后,你再去看那些形容词,你就相当于感知到了那作者对于他所能感知到的的事物在那一瞬间的所有感知……
因为阅读得慢,我也常常能体会到你说的这种感受。每当有人问我周末干嘛去了,我高兴的回答“看了一本书”,对方会鄙视我,可我确实从阅读中找到了这种乐趣。
不过,我看的书,大部分都是文学作品。对于你说的“知识性阅读”涉猎比较少,而且更坏的是,在读社科、心理学等知识性书籍时,我常常无视不懂的概念。虽然一直不差的阅读了概念,但是没懂,也没继续使劲读。难怪我在给别人转述社科类事物时常常结结巴巴,因为概念我没吃透啊,我只能用“那什么、这个、那个”之类的模糊词代替。模糊词用多了,他人听得也迷糊了。
2、该读哪些书
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你看它干嘛?
这句话是当你在乱翻书的时候,你妈妈随口说的。看到你妈妈说的这句话,和你一样,我也愣住了几秒。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翻阅了很多东西,微信公众号、微博、各种提供短文的APP等碎片式的阅读塞满了我的业余。以为自己有很大的阅读量,实则收获甚微,我都只是翻阅啊。我随便翻阅的态度,就已经决定了那些文字对我的意义。
看到你说的那段话以后,我在决定看一本书之前或开始一段时间,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会把这本书只字不差的看完,还是只会翻翻而已?”答案如果是后者,我会翻几下后放回书架,既然是这种态度,何必浪费时间?
3、死磕概念
值得读的书,应该“使劲读”,而你说“使劲读”的第一点是“死磕概念”。我完全赞同,但我实际的做法和你的说法完全相反(前面已经说过我耍滑头用模糊词代替概念)。
我为什么要耍滑头跳过概念呢?原因很简单,我畏难啊。看看不懂的概念,就像在市区开车走在高架桥下面一样,一路的红灯,得不断停下来。你说Google和Wikipedia是最好的导师,能让每个人都成为博士,但死磕不懂概念又是最难、最耗费时间的。以后我要多花点时间在死磕概念上,读得慢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读懂。
4、接收信息,关联与逻辑
你提到看到概念,应该敏感的想到关联、并把关联理顺(即需要逻辑),你说逻辑真的很难,你挣扎十年才基本及格。
逻辑方面,我可能还没开窍,但我最近大概知道怎样通过一个人的对话判断他的逻辑如何。对话中,当接收到对方消息,只能默默的给“哦,这样子啊”之类词的,往往是概念缺乏或者逻辑差者,他们没法从别人的对话中关联、推理更多东西;而用“换句话说、那是不是什么什么”等词的人,往往是逻辑较好者。仔细看看几档有名的聊天节目如《锵锵三人行》、《东吴同学会》,主持人总能从谈话的某个分支接下去,引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5、杀除伪装成“事实”的“看法”病毒
把文章中的事实划出来,这些事实常常无需证明,因为它们搬来就是事实。把文章中的作者的看法划出来……然后看看,这些看法有怎样的证据,有怎样的支持……
这是你判断“事实”与“看法”的思路。这个方法我没实践过,还不知道效果,我接下来一段时间会刻意实践这个方法。不过对于“看法”伪装成“事实”而大行其道这种勾当,我厌恶至极,也被坑害惨了。自媒体发达的信息社会,具备识别事实的能力很有必要。
6、输出,走完阅读流程最后一步
你一直在说一个概念:践行。你说,践行,就是在输入之后,处理完之后的输出。
先不去讨论输出的意义,我最近对彻底的做完一件事,感触良多。日本禅师铃木俊隆有12条准则影响了乔布斯一生,而其中一条就是:彻底的做完一件事。之前我总是匆忙的在几件事中交叉行事,一件事没做完,另一件事又来了,因此我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常常因挂念另一件事而无法完全静心。
按照禅师铃木俊隆的说法,我最近逐渐在小事中实践“彻底做完一件事后再做其他的”,比如,送人送到对方背影消失到视线之外,朋友送的书、发的视频看完后给个回应,甚至完全尿完后再拉提裤子。这些小小的改变,正在让我变得更安心。阅读作为我日常习惯,也应该彻底完成,而输出,即是走完阅读流程的最后一步。彗星社群这次的活动,给了我实践输出的机会,在“输出”这条路上,我希望我能长久的走下去。
写完这封信,已是晚上十一点,我推开窗,对面星级酒店的彩灯正好关闭。武汉今天妖风四起,要大降温的节奏。阵阵桂花飘来,诚觉一切都有希望,一切都可原谅。
啰嗦了,余不一一,遥祝晚安。
你的读者
2017年10月10日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