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的妄想,F的告发,C的遗言,Y的绑架。
作为推理小说,《字母表谜案》仍然秉承着大部分正经推理小说的特点,比如小说中不会出现无关人物这一点,但凡出现在小说中的人,总得起到点作用,甚至在绫辻行人总结的规律中,有这么一点,往往看上去最不可能是犯人最终被让作者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作为读者,尤其是看过了“新本格”特点的我,在读小说的时候,已经不是单纯地沉浸式阅读了,往往会跳出来,用已知的标准推断一下已经出场的吃瓜群众到底谁最有可能是犯人。偶尔,还是会猜对凶手,毕竟一个案件中的相关人员不多,基本上都在五人以内,瞎蒙也总有20%以上的命中率,但是吧,我自己并不能自圆其说,几乎每个故事,还是需要读到揭晓谜底的时候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虽然书中写了很多业余侦探胜过刑警的例子,但是作为读者,我与作者的等级,相去甚远。
读了大山诚一郎的好几部小说了,没有刻意地去按照发表的顺序去阅读。
最开始读的是《绝对不在场证明》,是我开始对本格推理感兴趣的时候阅读的,作为一个读者或者说旁观者,我也认为钟表店的小姑娘太仙了。她推翻不在场证明的思路给别人(包括文中的刑警)的感觉就是轻描淡写,信手拈来。这得需要多聪明,多灵活的脑子啊(也许有人说是经验丰富,但是她很年轻,应该联想不到这一点,不过她有个非常可爱的爷爷。这位老人家对孙女可以的训练应该是女主“成仙”的重要原因吧)。
之后读的是《赤色博物馆》(也叫《诡计博物馆》),讲的也是一位“仙女”的故事。通过考试入选,本来可以作为未来之星的女主,却偏偏选择了到一个保管证物的地方当馆长。在不知道她背景的情况下,这种行为的动机也只能认为是她的兴趣在此吧,或者,也许我们能想到一些更深层的原因:放到这里的证物,都来自那些悬而未决的案件,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人进行处理,可能这些案件的真相,就永远没有浮出水面的可能了。
这本书中讲的故事,也许并不完全是由作者虚构的,我发现其中几个是在日本历史上出现过的悬案,有些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被侦破。比如第一个面包的故事,我在读另一本小说的时候,看到了“格力高·森永”案,我才恍然大悟,小说,果然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
再之后,读了《密室收藏家》,一个很神秘的人或者组织。说是一个人吧,因为每次出现的人都是同一个人,至少从外表来看,是这样的。但是吧,隔了几十年,一个人完全没有变老,这点就让人有点嫉妒了。这部小说,其实,是一个科幻小说吗?虽然故事的主人公有这么一个特点,但是讲述的几个故事,还是本格推理的。也许,这是作者留给读者的一个小遐想吗?我觉得如果这位“密室收藏家”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老去,丝毫不影响他个人的魅力,只是读者——更有可能是作者——会有些许遗憾吧,毕竟,我们希望维护正义的人永远都在我们周围。
第四本书——《字母表谜案》。之前一直听说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书,尤其是其中一篇和“Y”相关的故事。也是机缘巧合吧,前些天逛街进了一个书店,算是避暑吧。大山诚一郎的书被放在很显眼的地方作为推荐书。而这本《字母表》专门做了一个宣传板,本来就有些期待的我又被挑起了兴趣。接下来,四篇故事留在了我的记忆中:P的妄想,F的告发,C的遗言,Y的绑架。
这些故事,并不完全符合绫辻行人的“新本格推理七大准则”。基本上都是有些人到了案发现场,然后四个人讨论案情,在相互启发之下(很客气的说法),由房东峰源卓推理出真相。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又有了一些关于推理小说的新感受。这是不仅仅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也可能接近了读者的视角吧。这也是最不像本格小说的套路。那就是,根据已有的线索,可以推断出不止一种结果。但是往往是最终解决案件的人,又验证了其中一两个条件,得到这些验证之后,最终确定了唯一的那一个结果——真相。我想,这就是小说千变万化的魅力和原因吧。
在读《Y的绑架》的时候,交赎金的那个桥段,我越来越觉得熟悉,貌似在《诡计博物馆》中有个类似的故事,但是结局是不一样的。这应该也是作者受到什么类似的报道启发而创作的作品吧,因为没有结案,所以有很多种猜测,或者是本来就有不止一件类似的案件发生,于是在同一个作者的作品中,就出现了情况相似而解决迥异的情况。
最后还要强调一句,在《Y的绑架》之前,这四本书的推理,给我的感觉就是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而《Y的绑架》,让我有点不知所措,哪怕在我读完《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时候,也没有受这么强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