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数(量)时无法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为了大概地判断之后检验 计算或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在精确计算或测量前后所采取的计算方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推断。
(一)、估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相对于精确计算,其实粗略计算我们用的会更多一些。在购物时,我们要提前预算好钱数;在读书时,每分钟能看多少个字;计算两地距离大约是多少;用时大约是多少;一个体育馆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一个房间的面积有多大等等。这些我们都会用到估算,可见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估算的。
(二)、估算能够培养孩子的直观能力
有研究表明,精算主要激活脑左额叶下部,与大脑的语言区有明显重叠,估算主要激活脑双侧顶叶下部,与大脑运动知觉区联系密切。也就是,精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观能力。抽象能力与直观能力都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所以,小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精算,还要有估算。但是估算不是简单的估计,估算也是需要算的。
(三)、估算可以强化学生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包括: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等。而学生形成良好的估算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对数,问题及结果的直观感受和判断,从而使事物的样态更加清晰及准确,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估算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有重要作用
在精确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算出大致结果,为正确计算创造条件;在精确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够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原因,及时订正。比如8241除以41,学生商是21,他马上发现,8000除以40,商不可能是两位数,肯定错了,正因为有估算意识,才避免了计算上的错误。教师要求学生对计算进行验算,这是有必要的。但是有的教师,无论什么问题一律要求学生用笔算按照逆运算或者再算一次来严格验算,这样不但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会使学生变得死板。其实有些错误用估算是很容易发现的,不需要每一道都用笔算去检查错误。看来,无论是计算前估算还是计算后估算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在教学中,用估算的这些作用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对估算由被动变为主动。
估算的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强调估算要有实际背景:第一学段,强调选择合适的量纲;第二学段,强调选择合适的方法。
所谓量纲,就是数量单位,比如,我们考虑距离的度量:如果要度量北京到纽约的距离,那么用万公里比较合适;如果度量北京到长春的距离,那么用百公里比较合适;如果要度量教室的大小,那么用米比较合适;如果要度量书桌的大小,那么用厘米比较合适。确定了量纲之后,在具体计算式时,就可以在量纲的整数位上进行估算。
对于已经给定的数量,就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方法,许多估算问题是为了得到上界或者下界,为此,需要对给定的数量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然后凑整计算。
在教学中,并不需要明确说出“上界”“下界”这样的概念。这样的概念,可以使用相关词语,让学生去感悟其中的意思。
例如:班级准备班会,委派小丽带了5元钱去超市买水果糖。水果糖一包有10块、价格7角,班级有38名同学,小丽最少要买几包?最多能买几包?
① 每个同学都要分到一块糖,那么最少要买4包。
② 如果每个同学都能分到2块糖,那就需要最少要买8包。
可是,每包糖0.7元,7包糖果4.9元。买8包5.6元,超过了5元,买不了8包,最多只能买7包。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这里的“最少”就是下界,“最多”就是上界。
再例如:李阿姨去商店购物,带了100元,她买了两袋面粉,每袋30.4元,又买了一块牛肉,用了19.4元。她还想买一条鱼,大一些的每条25.2元,小一些的每条15.8元。那么李阿姨带的钱够不够买小鱼?能不能买大鱼?
这两个问题的核心都是估算100元购物后的剩余金额,但是两种估算方法是有所不同的。
① 够不够买小鱼。是估算最少剩余多少钱(剩余金额的下界)。那么我们就要把购物金额适当 地放大。两袋面粉不超过62元,一块牛肉不超过20元。因此,剩余金额最少有100-62- 20=18(元),够买小鱼了。
② 能不能买大鱼。是估算最多剩余多少钱(剩余金额的上界)。那么我们就把购物金额适当地缩小。两袋面粉不少于60元,一块牛肉不少于19元。因此,剩余金额最多有100-60-19=21(元),一条大鱼25.2元,不能买大鱼。
综上,我们可看出,估算问题不仅仅是化简计算,思维方法更重要。这种思维方法是数学的,更是日常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入手,不仅要培养学生会计算,还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判断,帮助学生积累思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