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去镇上,有集市,路遇一卖小鸡子的大叔,一岁多点 的儿子盯着毛茸茸的小鸡子挪不开眼睛,老婆对小动物不是很感冒,于是带着儿子往前走,返回路上再次路过儿子死活不走,从老婆怀里挣扎下来趴在小鸡子笼子上面啊啊的直叫,口水淌呀淌,看儿子确实喜欢,老婆便买了两只,十块钱。
带回家候儿子确实也是喜欢,围着装小鸡的纸盒不停转呀转,兴奋的直流口水,还不怎么会说话的儿子只会用啊啊啊来表达他兴奋的心情。我祖母,也就是儿子的老奶奶,八十岁了,耳朵很背,几乎要贴在她耳边大声讲话才能听到,看到两只小鸡喃喃自语,说好多年没见到卖小鸡的了,年轻的时候总有推着车子来村里赊小鸡的,讲多少米就可以赊十几只。
那晚两只小鸡就在奶奶的安排下住在了奶奶的屋里,奶奶特意找了一个八成新的鞋盒,顶上还开了两个眼。
我们都低估了儿子的热度,第二天儿子对两只小鸡便爱搭不理不再感兴趣。
奶奶便说正好,你们也嫌我耳背不跟我说话,重孙子也不让我抱,这俩小鸡我喂吧。
过几天回来发现小鸡少了一只,听老婆说,两只小鸡抢一条虫子,抢到虫子的那只小鸡当晚撑死了。。。。默然。。。。
奶奶觉得挺可惜,嘴里还嚷嚷,大孙子,刚给你买的小鸡死了一只。
剩下的那只小鸡奶奶格外在意,不几天就被奶奶养的身强体壮,一天下午回来,奶奶自己坐在院子里,小鸡就站在奶奶脚上,奶奶跟我说,你看这小鸡让我喂得,跟我一点不生,我坐院子里它就来找我,站我脚上也不走。说完奶奶还摸了摸小鸡的脑袋,那小鸡倒也不闹,只是甩了甩小小的脑袋。然后奶奶又悄悄告诉我:我用小米喂得,你可别跟你爸说,他烦。
晚上外面乘凉,父亲告诉我,你奶奶拿小米喂小鸡,还以为我不知道。自从儿子对小鸡没感觉候,父亲总觉得那小鸡碍眼,碍于奶奶又不好说什么。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生活依旧,儿子越来越可爱也更加调皮,唯一不用的是奶奶脚边多了一只小鸡。
有天回来,还未进家门,听到奶奶在那大声嚷嚷,进院子一看,家里的大黄狗蜷缩在父亲脚边伸着舌头滋滋喘气,还不停的摇头晃脑,妻子抱着儿子在一旁,儿子直勾勾的看着院子角落,嘴里吸吮着大拇指津津有味,奶奶的拐杖扔在一旁,母亲用一根杆子拨弄地上一团东西,过去一看原来是那只小鸡子,奶奶还在嚷:你看,你看看,小鸡子还没进窝,就把狗放开了,这不明摆着让狗吃吗,幸亏我看见了,要不就被吃了!奶奶翻来覆去的嚷嚷,觉得还不解气,捡起地上拐杖朝着大黄狗扔过去,大黄狗摇摇尾巴,摇头晃脑的走了,时不时还回头瞅瞅。父亲说行了,狗见到鸡就撕,这不没咬死吗。
我走过去拨弄了下小鸡子,小鸡腿颤颤的抖了下,全身湿漉漉的,估计是被奶奶从狗嘴里救下来的,但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奶奶把小鸡放在鞋盒里,抱着盒子弓着腰进了屋,嘴里不知道念叨着什么。
听老婆说,这只小鸡已经大难不死两次了,第一次是钻到角落里出不来,被奶奶找到时已经不动了,第二次是掉进洗衣服的盆里,被老婆发现时已经漂着了,两次都大难不死,看这次怎么样了。
两天后,奶奶身边跟着一只瘸了腿的小鸡子。
昨天,全家人外出吃饭回来,母亲刚打开大门,大黄狗伸着舌头晃着尾巴便窜了出来,奶奶还没下车,看到狗出来就说,大狗放开了吗,咋出来了。然后便用力一杵拐杖:坏了,小鸡还没进窝!
车还没停稳,奶奶便颤颤巍巍的挪下车,一步步挪向鸡窝,我和母亲也赶紧帮忙去找,院子里里外外找了一圈,没找到小鸡子,奶奶嘴里一直嘟囔着坏了坏了,找不到小鸡我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总想着一条大狗和一只小鸡在一个院子里,怎么着也是凶多吉少,可是这话有不能说。突然母亲说,在这了,忙过去一看,小鸡直挺挺躺在那里,刚刚长出不多久的羽毛散落了不少,动也不动,我过去提起来一看,脑袋已经搭下来了,看来是不行了。
母亲把小鸡拎到奶奶脚下,用手电照了照,奶奶没注意,盯着母亲说找着了找着了??母亲没说话又用手电照了下小鸡,平时总喜欢大声嚷嚷的奶奶低头看了看,砸吧砸吧嘴没说出话来,半晌才说:埋了吧,别炖了就行,这么小也没多少肉。。。。然后独自进了屋。
父亲在一旁说,这老话狗撕鸡,不是白说的。
半夜里听到奶奶屋里有动静,侧耳听了听,奶奶的大嗓门,隔着两扇门都挡不住:哎呀,养了两个月了,喂了俩月的小米,眼瞅着就要长肉了,让这死狗咬死了,我早该想着的,早该想着小鸡还没进窝,哎呀,,喂了俩月小米了,这死狗,你可算是如愿了,,,,,
想了想晃起老婆,说:咱们再给奶奶买几只小鸡子咋样,老婆迷迷糊糊的说:现在都入夏了,哪里还有小鸡子,就算买也只能等明年了。我说:难得咱们奶奶喜欢,你看咱们儿子不喜欢让她抱,她耳朵背,也没几个能跟她聊聊的,难得她有点事情做。老婆没说话,估计是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出门的时候,看见奶奶坐在鸡窝边上,拐杖放在一旁,看着远处发呆。那只死了的小鸡,静静的躺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