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优秀”没有了成绩支撑,多少人又还能知道自己是谁?
这个案例是在咨询结束后引发我思考的,我觉得对绝大多数大学生,乃至毕业多年后的人来说,都有着值得借鉴的地方,于是便以这样的方式和你见面。
小黎,本科毕业,在我们咨询进入到后续辅导时接到她的留言:
自己好像有“恋校情节”,总觉得自己还没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需要回炉重造,或者再考个研后回来就业……
在接到众多大学生的案例中,显然她不是第一个有这样疑惑的,但能对我提出来的她是第一个。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想逃,对未知领域的担忧和不安;
比如,不确定自己是否已经做足准备,自己的能力,适应性问题,包括他这个人在内都是待“确定”的;
以前的优秀通过成绩便能见分晓,现在脱离了分数的制度,反而对自己一无所知,优等生的“优越感”也在面试碰壁后,消磨得无影无踪……
然后便进入自我怀疑的死循环里,绕啊绕。
人在对外界毫无所知的情况下表现出的担忧,是正常的。
为什么说是正常的呢?据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层对未知领域,会产生习惯性的防御机制,这种默认的机制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产生,更确切的说是与生俱来的。
比如害怕某件事,某个物体,某种动物等等,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也默认的给出不安全的信号……
当然,这样的信号仅仅是大脑给出的,却非真实存在(有机会我再专门为其解说)——而我们很多人却误以为真,才有了如今的担忧。
事实上,根据小黎的情况,在校期间就有校外兼职经历,做过家教,销售,举办过几个不错的校内活动……
丰富的工作经历本就是他的加分项,工作于他而言,只是从兼职转换成全职的过程;自身能力本身不错,加上个人软技能优势多在工作中可以迁移;只是他自己没看到而已。
至于考研,对他来说,非家庭经济所能支持的;他能做的,也是唯一需要面对的,就是养活自己。
一番分析后,虽然他表示释怀了,但我知道,以他目前的情况,心里肯定是虚的。
至少面对未知的前方,他是被动选择向前。这是咨询前他所表现出来的顾虑。
当生存出现危机时,人需要思考的就是很现实的问题。
在咨询过程中,我就对他的经历特别有感触,这反映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却也是我们教育体制下现实存在的普遍现象。
过于制度化和以学科成绩的分数来决定未来的方式,总觉得有何不妥,但又说不出原委。
从小便被教育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我们,抛开了以考分为标准的形式后,在面对即将进入的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好像少了个参考“标准”。
我们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但又心疼我们也还是个被迫独立的小孩;
虽害怕,但又不得不为自己的勇气加油,因为被动推着的人生才刚刚起步。
突然想起《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安又琪的经历又让我再次触动。
像极了985、211毕业出来的“优秀”学子——起点太高,反而距离真实又有点弯不下腰,那股不愿妥协的劲,真的太带刺了。
我自己本身也是从经历成绩优异到垫底的。
在我的学业经历里,起起落落来回共有三次:
从成绩优异到“学渣”,后一路下滑又奇迹般取得某学科第一,然后就到了学业生涯的制高点,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在那时的认知里,两个极端的落差感,使我用了很大的力气才从挫败里缓过劲,再后来到了高二,索性就放空了——泡吧,逃课,约会,溜冰,谈恋爱……
从“乖乖女”的转变确实也让我自己大吃一惊,但也叛逆了一回。
这么多年过去了,再次回忆这段经历,却倍感幸运。
高二以前规规矩矩,一头扎在书堆里;高二以后,开始尝试抛开世俗(来自父母,社会,小我,老师……对成绩的)的期待后,随心所欲做自己。
也在那个时候开始,我的人生,都是跟随自己的节奏来的。
(PS:前段时间因女儿的学习问题和我妈打趣时,我妈告诉我才知道,原来我也不过是从幼儿园开始就一边睡觉一边读书的啊。现在想来,应该是我未完成的课题这会转移到女儿身上了吧;我,我,我……)
反观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成长轨迹在制式化的人生里,把生命活成了套路,按照世俗的期待继续延续着,好不快活啊。
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能从这“优秀”的梦里醒来。
我的职业生涯领路人,火把生涯创始人王虹老师说,她是通过疗愈才放下这15年的执念;
多年后的我,何其有幸能经由老师得以滋养、疗愈、醒悟。
现在想来,从优秀到失败,有多少人能从这个被架空的阴影中走出来——当“优秀”没有了成绩支撑,多少人又还能知道自己是谁呢?
-END-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