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节日的时代。
什么是节日?语言自身已经向我们揭示了它的本质。
神圣时间是充盈的,工作时间则是空虚的,后者仅仅不断地在无聊和忙碌之间来回重复,以此填满时间。与之相反,节日在一个瞬间内实现了一种提升的强烈生命体验。当下的生活越来越缺乏强度。健康的生命仅仅是存活,它是一种极端弱化的生命形式。
如今的节日仅仅是一次事件、一场热闹的活动。事件和节日的时间属性是相反的。
事件(event)来自拉丁语的eventus,表示“突然出现、发生”。它的时间属性是偶发性。偶发性全然不同于神圣时间的必然性。前者正是当下社会的写照,一切约束和关联都消失了。
自我剥削比他者剥削更有效率,由于前者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看似矛盾的是,过劳症的最初症状是一种极度狂喜。患者无比兴奋地投入工作之中,直至最终崩溃。
我们生活在一个独特的历史阶段,自由本身产生了束缚。规训社会的“应当”产生了种种规定和禁令,与之相比,自由的“能够”甚至带来了更多的束缚。“应当”尚且存在界限,“能够”,却没有边界,它是开放的、没有上限。因此,“能够”导致的约束是无尽无际的。我们也便处于一个矛盾的境况。自由原本是约束的对立面,意指免除束缚。自由曾作为约束的反面,如今却导致了束缚。
人并非为工作而生。工作的人是不自由的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自由人是那些无须顾虑生计、摆脱了其束缚的人。在他面前有三种自由的生命形式可供选择,第一种生命用于享受美的事物,第二种用于为城邦施行善举,最后一种是沉思的生命,通过探索那永不消逝者,而停留在永恒的美的领域。因此真正的自由人是诗人、政治家和哲学家。
新自由主义导致了大量的不平等,它不是美的政体。英语中fair一词既表示“公正”,也表示“美”。fagar(中古德语)也表示“美丽”。Fegen(清扫)一词最初的含义是“使某物发光”。fair的双重含义表明,“美”和“公正”最初是同一个概念。公正被认为是美的。正义和美之间存在着特殊的通感关系。
如今,只有当事物被展示出来并得到关注时,才拥有了价值。我们在脸书上展示自我,也因此把自身变成了商品。生产(Produktion)最初并不意味着制造或加工,而是展示、呈现某物。
如今,我们的确狂热地在社交网络上“生产自我”。我们加工自我,为了便于生产和加速信息交流。生命变成了商品,导致了仪式和庆典消失。因为在庆典中,我们耗费物资,而不从事生产。
如今一切都屈从于资本。生命价值意味着,一个人作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总和,由于生命的每个时刻都被商品化了。
人的价值被简化为客户价值或市场价值。完整的生命被转化为纯粹的商业利益。
在现代世界,一切神性和节日已不存在。世界成了一座百货商店。所谓的共享型经济(Sharing-Ökonomie)把我们每个人变成了售货员,期待着顾客的到来。我们用越来越劣质的快消品填满世界,世界在商品中窒息。
这座百货商店和疯人院并无本质区别。看上去我们似乎拥有了一切,我们却失去了最根本之物,即世界。世界丧失了语言和声音。在交流的喧哗声中,宁静消失了。商品的堆积和大众化填满了一切空白。商品占据了天空和地面。商品化的世界不再适于居住,它失去了和上帝、神圣、奥秘、无限、崇高的联结。
我们亦失去了惊奇的能力,生活在一座透明的百货商店里,成为透明的顾客,时刻受到监视和操控。逃离这座百货商店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应当把商店改造成一个庆典场所,在其中生命才能获得应有的意义。
书籍信息:
[德]韩炳哲.倦怠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