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进化论是什么吗?不就是达尔文提出的物种起源学说吗?不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样回答对,也不对。
正如法国生物学家雅克·莫诺总结的那样:“进化论有个奇怪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懂进化论。”是的,大多数人都知道进化论,认为它是一种阐述生命进化规律的科学理论。
浙江大学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博士——王立铭认为: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进化论已经走出了生物学,甚至是科学领域,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进化论对于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
他通过研究发现,从1859年进化论的正式形成,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间,进化论的思想持续“外溢”,进化论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简单的概念,我们在无意识地使用进化论,把它作为解决问题,了解世界的手段。但想要更好地使用它,不能只知皮毛,否则会出现误解、误用的情况,所以,还需要对“进化论”有一个彻底的了解才行。
在《王立铭进化论讲义》中,王立铭教授将这套复杂的生命科学,简化为通俗的理论体系,让即使是非生物专业的读者,也能很好的理解“进化论”,明白进化论到底在我们的生活、生命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整本书包含了进化论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进化历程,以及能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应用的具体方法论,让“进化论”不再仅是我们脑海中的一个概念,一个生物互相啃食的画面,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供驱使的工具,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即使是这样,可能也还会有人觉得“进化论”离我们很远。那么,不妨跟着这本书一起探索“进化论”在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商业进化论。
首先我们要了解,进化论有一个核心的理论,即“物竞天择”。具体展开来说,包括种内竞争、种间竞争和环境竞争三种。从字面来看,我们能发现前面两种竞争,更好的诠释了“物竞”这两个字,可以看做是一种主动性的行为;最后的“环境竞争”,则是“天择”的展开,可以看做是客观环境发挥的作用。
如果说生物之间的竞争,为的是生存和繁衍,那么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则是为了利益和更好的发展。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同类商家之间的价格之战,即“你便宜,我比你更便宜”。薄利的竞争虽说是一种恶意竞争,可一旦竞争成功,最后的胜利者,将会获得更大、更长久的利益和主导权。
相比上面说的“种内竞争”,“种间竞争”则不会那么激烈。比如,豆浆机和破壁机之间。破壁机也有豆浆机的功能,豆浆机却没有破壁机的功能,但大众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的,只有“打豆浆”需求的人就会选择豆浆机,而不是破壁机。
再比如,理财/投资机构和银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把钱存到银行,可能就不做理财投资了;做了理财投资,可能就没有钱存银行了。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采取更折中的方案——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对前面的两种竞争关系,《王立铭进化论讲义》中总结到:种间竞争与种内竞争那种单调、强调效率、狼性和紧盯对手不同,需要竞争者有效地利用自身原有的优势,寻找全新的生存空间,并在新的生存空间内进一步强化优势,这才是致胜之道。
环境竞争作为“进化论”中重要的一环,我认为与其说是一种“竞争”,不如说是一种“选择”,或夸张点来讲是一种“淘汰模式”,而作者王立铭教授也认为“环境竞争”关系,与前面两种竞争有很多不同,甚至是矛盾之处,它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
想要更好的在环境竞争中取胜,在书中,提供3个制胜因素:建立连接、保持克制和主动参与到生态建设中去,以此来更好的探索、熟悉这个世界,或是在遇到突变时,更好、更快速地做出反应。
《王立铭进化论讲义》这本书,不仅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进化论”,同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将进化论作为一个认识、探索和改变世界的工具。为了更好的运用“进化论”,我们需要发现清晰的边界条件,获得持续的进化推力,还要拥有足够的耐心,才能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进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