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并没有对这次大皇宫的高更回顾展持有特别的兴趣。好在气温回暖,而大皇宫和小皇宫面对面推出了姊妹展览 (小皇宫: L'Art du pastel de Degas à Redon),加上即将在Orsay拉开帷幕的Degas大展,的确又是一次针对法国19和20世纪交替时期国宝级别画家的进修~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展览规模远超想象。虽然展品未能集中高更平生所有最著名的作品,但策展清晰的脉络以及精心的布展,完全达到了法国最高水平的标准。排队1小时,观展3.5小时,午餐0.5小时。5个小时下来仍然觉得并未能完整仔细地把握住每一个细节。不过,至少明白了为什么大皇宫如此这般兴师动众地为高更举办回顾展: 因为,这个高更,已不是我们自幼在艺术史课本上读到的那个高更了。展览的名字« Gauguin, l'alchimiste »已经透露了本次展览的核心,也很可能反应了对高更最新的研究成果。
高更与其同时代,乃至整个艺术史中涉猎实践领域最广的艺术家之一。绘画,雕塑,版画,陶艺等方面,他都有很高造诣。关于对其生平和代表作的介绍明显不是这次展览招揽观众的噱头。一方面,它想要展现一个多面的,几乎无法进行艺术史归类的高更; 而另一方面,面对这个具有"新历史面孔"的高更,确有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他艺术家生涯的所有作品。
高更,像那个时代的所有艺术家一样,都与印象派存在一段暧昧关系,都对Cézanne和Cézanne开辟的世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和强烈的向往,都对来自遥远国度的文明文化实行大刀阔斧的拿来主义。而高更特殊的地方在于,他简化物体对象形象的笔触,以及独特的完全个人化的色彩体系。这显然与其生活背景心系相关。但那些已经被熟识的事实和他遗留下来的杰作如今却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归纳,并使我们从而以全新的角度来理解他的精神内核。
根据展览,以展览名字为标志,我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高更所有艺术创作中最核心的思想存在于他对陶瓷的着迷以及亲手制作陶瓷的实践; 其次则是他的版画,而最后才是绘画。在布展中,高更艺术创作的宽度被极好地表现出来。不只是作品本身,更是有三台大屏幕分别播放解释高更的绘画和制作版画等创作技巧的短片。
高更的艺术家之路与其他同时代画家相比,开始得较晚。他一生倾情于异域文化。从美洲到亚洲,再从亚洲到非洲。主动远离大都市和工业文明的意愿指引着他寻找一种新的审美方式,其实也就是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只不过,高更透过这种方式让我们看到的世界也并非就是他完全心仪的,只是高更想要向我们证明的东西的证据之一。
高更最在乎的是形式在完全自在的状态下的变化,以及随之产生的结果所营造的一种形式美感。这主要体现在他对于制作陶瓷的喜好上,其次则是版画的迭色,以及绘画中对于主题和色调的选择。一个Bretagne的美女会被他描绘成Tahiti的土著女子,古典绘画的故事被放置在雨林中并用异族人的形象来演绎。按照以前的分析,这表明了高更的反学院派的风格,且受到其它文明的影响来探索更为原始本真的艺术形式。而根据此次展览,上述解释只是表面上的史实分析罢了。更深层的剖析告诉我们,高更采用从多个大洲汲取而来的艺术形式放置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其实更多地是想要制造出一种单纯的"装饰性的美"。
以绘画为例,通过脱离通常了解的绘画主题和形式语言,高更在画作中营造了另一番天地。并非要建立另一套认知体系,并非要建造一个远离尘嚣的伊甸园,他的目的在于将一种单纯的,世界初始状态的感觉传递给观者。这是对世界本源的莫名的相思,是对世界无数显现方式的直觉地把握。
高更晚期的绘画被认为具有象征主义特征,被解释为探究人类命运和生命意义的致郁系杰作。然而,整个象征主义其实在刨去掉其神秘主义的戏剧化结构,完全可以被看作是对现实世界确定性的质疑,以及对世界本源的显现方式的再创造。
所以,如果说参展人将高更比作"炼金术师",其实正是在高更在艺术创作中揣摩和尝试物质变形和再造物质的前无古人的创举这个意义上。高更带给我们的绝不只是一种新的视觉表达语言,也不只是从侧面表现西方追求文化多样化的开端,更是一种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实体性和显现方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