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群人,不管你说得对或不对,他们总喜欢反驳批评别人,经常像炸了毛的公鸡一般。
他们只是为了反驳而反驳,他不喜欢别人发表与他不同的意见,俗话说的,爱抬杠。
这类人喜欢通过攻击别人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他们看似能言善辩,实际这样的行为实在让人讨厌,他们不但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尊敬,而且,也将他们自身的浅薄无知暴露无遗,让人讨厌不已。
习惯性反驳,实在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01 认知不同,没必要争辩
宋丹丹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在认知不同的时候就很难理解对方的感受。”
为什么这么说,那是因为,人处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风景不同,一个站在一楼看到的风景与一个站在十楼看到的风景是不同的,大家给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两个人自然也交流不到一块去,所以,少言为贵。
大学同一个班的同学,他们一起上同样的课程,拿到同样的学历,参加同一个招聘会,但是,之后的几年,互相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他们有些可能自主创了业,有些已经是公司的管理层,有些可能还是个小职员甚至有些女生已经结婚生子,在家相夫教子中。
当然,他们中的部分人,也有可能在不停地换工作中,他们陷入失业找工作,再失业再找工作的循环状态中。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其实,这些都是认知水平不同造成的。
有些人,只追求自己过得舒服,沉迷玩乐,享受一时的安乐,从不主动去学习提升自己,最终被社会淘汰。
而有些人却深谋远虑,居安思危,每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不断积累,挑战自己认为的不可能,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别人望尘莫及的高山。
认知不同,没有共同话题,多聊无益。
话,和懂的人讲才有那种心灵碰撞的幸福,酒和对的人饮,才回味无穷,认知不同频,不如各自转身,各自活在各自的世界里为好。
02 愚者爱驳,智者爱省
如果遇到对方不善的言辞,那么,请控制好自己喜欢辩驳解释的行为,因为那只会彰显我们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做人,一定要懂得言迟意缓,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在,并及时自省,如此,才能变平庸为不凡。
刘德华就曾在一次直播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以前有很多前辈教过我,如果想要事业成功顺遂的话,就一定要‘字字反思,然后不要句句反驳|’。”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果我们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之处,总习惯去反驳他人,那么,我们将交不到任何一个值得交的朋友,因为,一个人身上不可能只有长处没有短处。
反之,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我们能看到别人的长处,那么,我们可以从每个人身上学习到我们自身所不具备的优势。
面对批评质疑,愚蠢的人习惯去“怼”,这会将自己锁在成长的边缘,无法再有所精进。
而聪明的人,都会第一时间去反省自身的问题,从自己身上去找答案。
我们只有拥有了自我批评的勇敢,才能同时拥有快速成长的底气。
03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
凡事喜欢反驳的人,不但对提升自己能力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浪费了能够精进自己的时间,到头来,得不偿失。
与其事事都想要去反驳,不如把时间节省下来,用于提升自己,精进自己。
其实,如果对方说的话与我们自己没有利益冲突,那么,他说什么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其实无需浪费力气去反驳对方。
沈从文,在他成功之前,也一样引起过非常多的争议,同时也遭到多方对他的批评。
有些人在报刊上发文说他思想浅薄,甚至说他的作品里都是一些低级趣味的垃圾。
面对这样的言论,放在普通人身上,早就暴跳如雷了,但是,沈从文却置若罔闻,当这些言论不存在,照样埋头写他的文。
后来,他开始研究历史文物时,有人又说他”整天不务正业,就知道玩些花花草草“。
他也同样沉默,从不据理力争,不解释不辩驳,埋头专注于自己的研究。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最终著书立说,名垂后世。
《道德经》有云:辩者不善,善者不辩。
是的,面对别人的反驳攻击,多说无益;只要不入耳,不入心,别人说什么都永远无法对你产生伤害。
真正聪明的人,绝不会沦陷于别人的嘴,他们只会在自己的心中修行精进自己。
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深耕自己的领域,当我们爬到山顶时,我们便会发现,上山过程中的那些声音,只不过是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