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尘寰
去年十二月时,原本计划过要去影院看这部电影,后来因为同期出了另一场想看的3D电影,所以最终在选择上自己倒向了那场3D影片,对此我承认自己颇有点“颜狗”意味,有点儿非3D不看的感觉,但这也只能说近几年来,影视技术发展得太迅速,而自己已经被各式各样的好莱坞3D大片“养”得有点口味刁钻了,于是乎,也差点错过这场意味非凡的影片。
说来搞笑,最终让我踏入影院去看这场电影,是源自一位朋友上周六的邀请,他们公司领导居然布置了“春节作业”——去影院看《血战钢锯岭》,并写一篇观后感上交,这将作为本月KPI考核的参考指标。
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不同公司的KPI考核已经变得如此丰富了,IT公司要将步行路线图纳入指标,并且强制每天要步行至少一万步,销售公司也是如此。相比而言,我们公司真是显得有些“落后于”时代啊。
不过,还真是得感谢朋友公司的领导,要不然,我就要错过这场想当精彩的电影了。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场电影,我觉得“这是一场有关于信仰和信念的战争”,会是最好的形容。原本我想说“这是一场一个人的信仰战争”,但后来发觉,这样的说法太过片面,对于那些在战争中受伤牺牲的人来说,也不够尊重。这种尊重无关正义与否,而是对于生命本身的尊重。
影片起始于多斯兄弟的远足,虽然直到现在我都没能明白,为何导演要将这样一个场景放在片头,是想映射之后冲绳战役中钢锯岭的难以攻占?还是仅仅只想引出这个一战退役的军人家庭?也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吧。
对于年幼的多斯兄弟之间相互扭打,其实我也有些难以明白,只能将其归咎于剧情发展的需要,或者该说是战后家庭创伤的一面镜子。没有历经过战争的人,难以理解那种战后创伤,所以对于多斯父亲的种种表现,都只可留于意会,就像是母亲所说的那样,“在战争之前,你们不知道父亲是多么温柔的一个人。”
不管从何种意义上来说,战争都意味着毁灭和破坏,且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摧毁,精神上的崩溃,相比更显得致命,因为它摧毁的是一个家庭。
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斯母亲选择了信仰,选择了寻求内心的平和,因为她知道,不管她如何做,都已经无法改变被战争摧毁的这个男人,但她又是如此的深爱他,不管生老病死,疾病灾荒,甚至是他诉诸于她的种种暴力,都无法让她远离,因为她爱他。
也只有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孕育出戴斯蒙德·多斯这样的人,恪守信仰,体恤他人,有爱,且不轻言牺牲,因为这些,都是源自圣经的教导,是来自信仰的力量。
幼时,戴斯蒙德并不是一个信仰坚定的人,这从他伤害了兄弟比利,就可以看得出来,那时的他在父亲的纵容下,充斥着暴力和破坏的欲望,但也正是因为这次意外伤害,改变了他的一生。因为圣经教导他,不可以伤害他人。
人其实有时候有些像是“鸵鸟”,自以为把头埋在沙子里,就可以躲过那些自己不希望发生的灾祸。没有踏上战争前线的人,无法体会,血肉磨盘和战争绞肉场的意义,但当那些为了后方人民安全,而不断从前线撤回来的伤兵,却无法让人视而不见。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而付出和牺牲,对于年轻人而言,就是最大的触动,没有任何一个富有责任感的男人,会在战争面前退缩不前,因为他们想要守护自己的爱人和孩子。
而很多时候,男人也往往是脆弱的,如果没有一个爱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很可能不会成为现在的样子。戴斯蒙德和女护士多萝西的相遇,有点像是命运的巧合,我一直觉得如果没有多萝西,戴斯蒙德,最终也不会成为一个传奇。更何况,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所以也让人不得不去相信命运的力量。
一个踏上战场却不愿意手持武器的人,和一只伸长脖子的待宰羔羊,真心没有任何区别。而口口声声说着想要守护,却不愿拿起武器的人,往往也容易被人下意识认为是懦弱的,在战场上,没有任何一个士兵,愿意将自己的后背留给这样的战友去守护。这也是,戴斯蒙德在军营中,一直不受待见,甚至连指挥官都想要辞退他的原因。
但人的信仰和坚持,有些时候其实挺可怕的,因为这意味他没有丝毫退缩,也没有丝毫畏惧。作为一个无神论和无信仰者,其实我个人很难去理解和评价拥有信仰的人们,但我觉得,这同样值得尊敬,哪怕是在这样一个“狂信者”往往意味着“宗教疯子”的时代里,因为有信仰的人往往也意味着,他至少是有底线和准则的,这要比那些无底线无准则的人,好得多。
在没有踏上战场之前,我想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想到,那个不愿意手持武器伤害别人的医疗兵,最终会成为一个传奇,就连戴斯蒙德自己肯定也会想不到。
钢锯岭,这片战场就像是它的名字一样,如同钢锯,撕毁了无数生命,有美国大兵的,也有日本军人的。在此对弈的两军,就像是拉扯钢锯的两方,你来我往,破坏毁灭,每一下,都有无数人葬生于此。
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我想没有更多的词可以来形容战场上的人间炼狱。
战场上挣扎着各种欲望,有勇猛,有怯弱,也有无畏,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年轻的生命想过会葬生于此,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会是幸运的,但幸运女神只有一个,她无法垂青所有人。
炮火中,史密提从那个不管如何都对戴斯蒙德持有偏见的士兵,变成了同他并肩而战的战友,在生死面前,人更容易看破很多偏见和误解,他也同样难以想象,手无寸铁的戴斯蒙德是如何有勇气穿梭在这钢铁战场,并竭尽全力去拯救了一个又一个人。
而后史密提的战死疆场,引导着戴斯蒙德踏上传奇之路。作为一名战场医疗兵,对于没能救回自己的战友,戴斯蒙德是无力的,所以在大部队后撤后,他才会选择独自一人留在战场上,拯救一个又一个人。因为那些哀嚎着的,喘息着的,都是生命,而主说:生命需要救赎。
怀揣着没能拯救战友的悔恨,和再多救一个人的信念,加上无畏的勇气和足够机敏的战场嗅觉,最终让戴斯蒙德成为了传奇,也成为了许多士兵心目中不会倒塌的信念,因为他们坚信,哪怕他们受伤了,戴斯蒙德也一定会救他们。
所以才出现了钢锯岭最后一战中,整个营的战士等候戴斯蒙德完成安息日祈祷这样的画面。
作为一个拯救者,一个医疗兵,在战场上,戴斯蒙德他不仅救自己人,甚至对立的日本士兵,他也会竭尽全力去救,他为日军士兵疗伤的那一幕,尤其震撼人心,或许在他眼中,在上帝眼中,生命都是平等的。
虽然在最后一幕中,戴斯蒙德手拍手雷,脚踢手雷,看上去有那么一点“开挂”的感觉,但他却也为此负伤,被手雷爆炸的弹片击中。相比“手撕鬼子”“手雷炸飞机”,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反而显得更容易实现一些。
难得的是,影片没有单面讲述美国大兵的勇猛,也没有只叙述戴斯蒙德的信仰力量,甚至连日本士兵的武士道精神也拥有足够多的镜头和展示,不管是那些士兵的誓死不降,还是日军大将的切腹自尽,这些都是他们效忠天皇的武士道精神,它是一种信念,哪怕它是病态的,但也无法抹杀它的存在,因为这种信念,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无数人为它而生,因它而死。
战争无须粉饰,也无法粉饰,虽然钢锯岭之战只是冲绳战役,乃至太平洋战争中的一场战役,但它是二战的缩影,看着这场电影,我们该由衷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尽管很多地方局部战争不断,但没有让全球的年轻人疆场赴死,已经是最大的幸运。我们需要祭奠和感谢那些为了如今和平而舍生赴死的人们,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有了我们现今的和平。
这是一场有关于信仰和信念的战争,有人前行,有人警醒,有人牺牲,有人留存,这是我迄今为止看过得一场最好的战争电影。
但我也由衷希望,我们能够守护着现今难能可贵的和平和幸福,永远不要轻易打响一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