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大神吃饭,饭桌上,他提到说“大道至简”里面的“简”是个通假字,通“减”,是做减法。
那就结合曾任孙正义总裁助理的三木雄信写的《10倍速目标达成法》,用一个最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歪解一下吧。
这个公式很简单,是个减法公式。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和减数越接近,差值越小。
你可能会说,什么鬼?
举个栗子吧。
三木在《10倍速目标达成法》的前言中,提到了自己从孙正义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一点改变了他的人生,这一点是什么?
用最短的时间去填补“现在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之间的差距的方法和能力。
套到上面的减法公式:
差距=理想的自己-现在的自己
差距越小,说明两者的距离越近,幸福感也会越强(这是一个假设,姑且认为它是对的)。
理想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可能都会是一个动态值。
就像我们定了一个目标,攀到山头达成了以后,发现,居然可以做到更好,于是,标准越定越高。但是,我们自己也比刚出发的自己好了不知道多少,所以,理想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其实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值。
理想的自己,是一个自己树立的标杆,虽然从长期来看,会变化,但是,短期内是一个恒定值。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提高“现在的自己”所处的水平,就能减少二者之差。
怎么提高?
三木雄信在书中提了3条战略:
稻草战略
冠军战略
抽签箱战略
稻草战略
稻草战略是从乍一看没啥价值的东西着手,通过多次价值/资源交换,从而达成最终的目标。
2006年,加拿大一名叫卡尔·麦克唐纳的男子,在一个物物交换区,用一枚大号的红色回形针,换了一栋房子。软银也是通过进入了既不挣钱又吃力不讨好的adsl领域,拿到了500万用户,又用这关键的一根稻草,收购了日本电信。
对于我等一干普通人,它的启示在哪里?
设定一个目标(达成什么指标,你会认为目标实现了),把你能够用来交换的价值,去跟有对应需求的人交换。以换来的东西,再去交换别的。
在交换的过程中,不仅有资金、信息、知识,还有人脉的置换。
如果我们是一根韭菜,那么,要想办法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一点,增加成为别人交换中介物的可能性。比如说,你是一根会卖自己的韭菜,跟只能被收割的相比,就会有独特的价值——毕竟,不是每根韭菜都会自我售卖的——你依旧是你,只不过因为不同在别人眼里会有不一样的意义。
插播一下,稻草战略可以跟《石头汤》的空手套白狼放到一起对比思考,也许会有更多的启发。
冠军战略
孙正义执着于以压倒性优势获得第一。因为,“只要成为业界第一,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就全部聚集而来了。”
今天有位朋友,说自己打算跟一个情感领域做得很好的人请教自己的情感问题。我看了一下,收费不便宜。但是,对方愿意,因为,ta要的是解决问题。
你发现了吗?
如果你有帮助目标受众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别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是会付高价的。
这条战略,如果说启示,我可以列出来n条。只说3条吧,多了你也未必记得住:
001 你有什么想要做而未做的事情?列出来。这个领域有没有哪些地方竞争比较小甚至没有竞争(找出细分领域)?把手头已有的资源、能力、技能和你愿意付出的努力写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成为第一。
002 理想的你自己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谁是你心里的冠军/榜样,已经具备了全部或者绝大多数你想要拥有的特质?把对方的生平、成长路径翻个底儿掉,自己走一遍。过程中不断对标、调整、优化,最后,“现在的自己”就会离“理想的自己”越来越近。
打个比方,对方无论多困多累,每天都会反思和看书(巴菲特、成甲,一堆大咖),如果我们的一天啥也没干,你好意思葛优瘫吗?
不过如果你无论心有多高,都选择放弃治疗不去做点儿什么,那么,这一条,当我没说。
003 先别管市场的大小,你要做的,是先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第一。别纠结它离自己的理想十万八千里。
前面不是说了,成为第一,人、财、物、信息会自动聚集,你还愁进入其他领域没有敲门砖吗?
抽签箱战略
这条战略,李善友教授在《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中分享过,叫“时光机”理论,孙正义的经营模式,他的前助理说的是“时间机器管理经营法”,whatever,秘诀在于:
抽签箱战略。
简单说,他似乎能够“看到”未来什么事业或者企业能够茁壮成长,然后在最合适的时间投资最有潜力的项目。
用这条战略有3个要点:
1)选择中奖率高(7成以上)胜算的抽签箱
2)降低抽签成本(包括一切可能的投入),提高抽签次数
3)抽中之前,持续抽下去
作者在书里还用了一个栗子来讲如何用这个战略来提高找到“理想结婚对象”的概率,非常有意思的例子。
比方说,你想要找一个律师做对象,那么,去报个司法考试培训班,想办法跟里面的学霸勾搭,成功的概率会更高,至于为啥?自己想。
现实中这个战略还有什么案例呢?
网飞,在国内三四线城市卖得风生水起的安踏。
上面说的3个策略,都是缩小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好办法。
重点来了:
这些策略,可以排列组合,拿到爆发式成长的。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孙正义每次提出想法的时候,手下人常常会觉得他疯了,“怎么想都觉得不合常理!”如果是我们觉得一个人疯了,可能压根儿就不会搭理他,然而,他的手下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达成,会绞尽脑汁地想:
“真的不可以吗?真的没有实现它的方法吗?”
我不知道你看到这里,心里想的是啥?
我只知道,以后认知水平比我高得多的人对我提我认为“不切实际”的要求时,我会选择去思考:
假如我是ta,我该怎么才能做到。然后,玩命让下面这个等式的值最小:
“落差=老板对结果的期待-真实结果”
好了,这就是我对于“大道至简”的歪解了。
没想到居然写了这么久,以后定时,到点停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