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让人捧腹:因为学生在学校霍霍老师,在家里霍霍家长,当把老师霍霍的将要发疯的时候,就需要放假了;而把家长霍霍的快要发疯的时候,老师们经过一个假期的修整,则会满血复活。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老师是一位年轻的老师,家里有娃儿怎么办?或许是生活中也是比较悲壮的吧。
好吧,我们言归正传,寒假来了,如何让孩子,让家长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呢?
有句话讲,喜欢阅读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而我要讲,喜欢阅读的孩子,一生的运气会飞上天哦。
为什么要这样讲?
我们今天不从“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多少有些功利的角度去看问题,我们从“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角度来谈谈为什么要教孩子好好的读书?
爱读书的孩子,性格自是温润的。古语说,君子温润如玉。温润这两个字非常的好,好在哪里?他是平静的,安静的,不急躁,不聒噪的。如果自小让孩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可能就会避免家长所所担心的孩子会有多动症了。爱上读书之后,孩子会把自己心中的好奇通过阅读来解答,依次来养成探究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的小脑袋里天天想的啥,或许只有你参与了这个过程,才会知道。
爱读书的孩子,总会给你讲道理的。很多孩子,依侍家长对自己的宠爱,在想要某样东西的时候,会想方设法的去得到,甚至不惜大哭大闹。我想安于读书的孩子,他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会有这充分的思考,然后确定要了之后,会给妈妈或者爸爸讲道理,说要这个的缘由,讲道理的孩子,总比大哭大闹的孩子要省心的多。
爱读书的孩子,凡是总是讲条理的。我们常常把“慢条斯理”视作是贬义词,实际上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词反而是褒义的,为什么呢?“慢条斯理”里的斯,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斯文,一个人做事情有条理,说明他心中有丘壑,心中有规程,做起事情来也会有头有尾,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
读书的孩子,是有着内心丰富的世界的。有很多家长常常讲,不知道孩子天天在想些什么?其实孩子对于家长来讲,都是一个彼此独立的个体,不是说你是他的爸爸或者妈妈,你就天然的了解孩子的所想所念,作为父母,你是随着孩子一起成长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需要你不断的去探寻,去丰富,去发展的。而能够安于阅读的孩子,他的内心不会是干枯的,反而像一颗萌芽般,坚强地成长。
阅读有千般好,怎么才能做得到?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慢慢的整理出一些经验和心得,并整理出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和家长一起,带领孩子们阅读,让阅读陪伴着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请记住:孩子是孩子,你是你。
在我这个年龄段内,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他(她)是我的孩子啊,我不为了她(他)生活还为了谁啊?说这些话的基本上都是孩子的妈妈,而相似的特点是,妈妈或许是一位全职妈妈,或者是在家庭收入上处于一种劣势的地位的状态。
说这些话,不是说贬低在家带孩子的妈妈,而是说,时代在变,希望我们的宝妈的思想也要有一定的变化。
记得小时候,周围上学的孩子家庭,每一次孩子考的不好,总会遭到父母或是语言暴力,或是肢体暴力。而这些父母第一天把孩子送到老师面前的第一句话多半是:孩子要是不好好学习,不好听课,老师你就打。
结果是老师坚决执行了家长的“指令”,从乡村学校走出来的男孩子,没有不挨过老师打的。甚至我这个女孩子,在没有经过家长的授意下,仍旧领了老师的一次板子打手心,那个疼啊,至今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那时候的家长传递给孩子的理念就是:我拼死拼活挣钱就是让你好好读书的,你不好好读书就是对不起我,就该打,而后面的一个逻辑是,你不好好的学习,我们老了会指望谁?这是在二十几年前,供孩子读书,多半有养儿防老的理念在其中。
我没有从父母那里听过一句这样的话,他们说的最多的,是读书的路子是你自己选的,自己选择的路子就要想方设法的走下去,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于是,从鲁西南的一个小乡村里,背后有着一千多乡亲们的注视,我一路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他乡读大学,再到研究生,马不停蹄的读书,马不停蹄的努力,终于用读书这份方式为自己打开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如果没有,或许这个年纪的我,不是在电脑前,写下这些文字,而是在乡下瑟瑟的冬日里,思考着养娃,思考着如何挣钱,思考着如何处理着本来简单却很复杂的婆媳关系。
而唯一说过:“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让我好好享享你的福”这句话的人,是我的奶奶。她的话对我是激励,而不是负担,因为她说过的另外一句话,对我的冲击更厉害:你的爸妈没日没夜的在田地里做活,你在宽敞的教室里,没有风吹日晒,一定要好好读书啊。奶奶是怕我负了我的父母,她一生也没有说指望过谁,一位乡村的老太太,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也没有子孙造成多大的麻烦。
是她让我懂得,激励比“道德绑架”,更能让人进步。
读过《红楼梦》的朋友都熟悉,宝玉挨打的时候,一向沉稳的王夫人说出这样的话: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
这就是典型的“养儿防老”,但是也无怪,在封建社会,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关系,是长久以来存在于头脑中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果你还在说孩子好好读书,是自己对他最大的恩德,而孩子考上大学,找到理想工作,是能够更好的养老,或许你的观念就应该更改一下了。
八零后或者九零后的爸爸妈妈们,一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二是要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觉得说孩子是你的,或者是她的,人一旦起了占有知心,就会自私,一自私,就会狭隘,狭隘了,在对孩子习惯的培养上就会出现偏差。多数的表现就是溺爱,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为什么呢?我们言归正传,从阅读上讲,习惯的养成是漫长而又单调的。对成年人来讲,养成一个习惯,尚且需要二十一天,而思维活跃,想法多变的孩子需要更长的时间,对于专注力不足的孩子来讲,如何来完成这个看似非常困难的任务呢?
首先,对父母来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让孩子去做什么,首先要“自宫”。这道理是话糙理不糙。拿玩手机这个小问题来看,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天天手机不离手,回家后作业都不做,只会玩手机。而说这话的家长或许连头都不抬一下,盯着手机刷啊刷,你如果有一定的定力,回家后把手机直接扔到抽屉里或者静音,自己陪着孩子做做饭,讲讲故事,看看书,我相信,孩子也不会光想着手机而不学习的。
第二,每天一小时原则。在每天的作业之余,在书房里,和孩子一起静静的带上一个小时,即便不看书,你把书房外所有的电子设备全部关闭,这一个小时时间就做这一件事情,我想即便孩子早期反抗,而后会慢慢的适应下来。
第三,适当的图书自选原则。现在每年上市的图书有几十万种,而给孩子的书就有十几二十万种,如何给孩子选好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建议定期带孩子逛一下书店,允许孩子自主的选择一些他觉得好的书,然后和他约法三章,谁选的谁负责,让他慢慢的去读,读自己选的书,成就感会爆棚哦。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照亮孩子的未来,我是大野泽的风,专注于慢阅读,不定期更新,更有魅力十足的书单整理,如果你对我的话题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哦,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