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清冽的空气里已弥漫起春天的气息,泥土散发着膨松的味道,草木渐盛的呼吸,树芽在萌动,桃李正在渐次绽开花蕾。
“惊蛰”的节气几天前已悄悄地过了,蛰伏了一冬的虫子蠢蠢欲动。人也一样,经历了冬的严寒,虽然不像东北那样窝冬,但寒冷的天气依然限制了人的活动。早春,是可以锻炼的时候了。这个双休,随州户外老虎队组织骑行,这是今年新春的第三次,依然安排的是比较近一些的距离,骑行贯庄,单程不足30公里。
上午8点20分,集结的27名队员开始出发,经大堰坡到贯庄,今天的女队员不少,占了一大半。还有一支13人的小队,年龄结构稍微年轻一些,他们经坡度大一些的何店棋盘山茶场,到贯庄茶园山庄和我们汇合后一起吃午饭再一起返程。
从城区到大堰坡再到贯庄,都是起伏不太大的丘陵,眺望府君山,在薄雾中一片灰沉沉的凝重,近处,松柏和茶树却是一片青翠,落叶树木还是光秃秃的树杈,路边大片大片的田地里,间或有上了年纪的农人在整田,毕竟初春了,不能误农时。还有的在田埂上烧荒,滚滚浓烟伴着火苗在起舞。在雾霭和灰尘中错落着一个个散落的村庄,似静似动,或远或近,看高不高,似低不低,就那样盘座在公路边或山脚下,这些村庄,已经不再是往日人们记忆中的那炊烟袅袅、泥墙黛瓦、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了,从浪河到贯庄的公路两旁,这些村舍大都变成了乡间别墅,叫不出风格的各种式样,门前停着轿车,铁栅栏围着的院墙里,拴着的狼狗在狂吠,能够让路过的人强烈感觉到房主生活的丰裕。当我们的山地车队呼呼地掠过时,有抱着或牵着小孩的老人好奇地看着我们,小孩子则在旁边雀跃“快来看喽,来了好多骑钢丝车的。”
车队掠过一个又一个的村庄,骑行几公里,就停下来休息一阵,我们不赶时间,不到30km的路程两个小时足够了,锻炼身体和饱览乡野的春光才是我们的目的。今天参加骑行的女队员多,路边的景致都能吸引她们爱美的目光,通村公路的小溪边,她们在戏水,清洌的溪水不仅倒映着她们美丽的倩影,也倒映着她们红的、绿的、黄的、粉的衣衫,摆起Pose照相,我在拍人,人在拍我,相映成趣。
路边的田埂上,她们发现了野菜,一阵欢呼,立即就动手挑了起来。早春二月,正是挖野菜的好时节,从田埂放眼望去,田野里一片片的泛着青,偶尔一朵两朵的小黄花,在风中摇曳,那是蒲公英,俗名“婆婆丁”,我们随州叫“黄花秒”。更多的却是荠菜,随州叫“地菜”。骑行中挖野菜,让我们有机会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在田野中呼吸着带有泥土芬芳的新鲜空气,荡涤去整个冬天积存在胸中的污浊,看小小的嫩叶从松软的泥土里钻出来,闻野菜和与泥土的芳香,去咀嚼春天的味道,去悠闲逍遥一番,浑身着实有说不出的舒坦。
挖野菜,曾几何时,只是为了裹腹而劳碌的无奈之举。记得上个世纪的70年代,我全家下放到三里岗尚店农村,我正值少年,农村普遍缺衣少食。初春时节,也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地菜尚是好的,大家都在挑,哪有那么多。就吃野辣菜,味道很苦。挖一种叫棉枣子的东西,煨一日一夜,吃多了头昏。搂大量的嫩黄荆叶,伴在少量的米里煮,饭是浓绿的,吃着麻麻的。婆婆丁当菜,没有油,更别提香油了,入口只是涩涩的味道。和现在挑野菜的快乐尝鲜相比,那时筚路蓝缕,绝然没有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体会的只是无奈和心酸。从童年到少年,甚至青年,饥肠辘辘的年代,人性里的浪漫与情调,早已被现实的车轮碾压成尘。
好了,不再说那几十年前年前的陈年旧事了,本来是骑车加挑野菜,一种情趣浪漫的情怀,不要让这无端的回忆给弄坏了心情。好就好在,过去吃野菜的经历让我能够对野菜如数家珍,怎么吃,怎么弄,我还大抵能够上手。
野菜有很多。马齿苋、蕨菜、车前菜、荠菜、苦菜、野蒜、香椿、野苋菜、鱼腥草、槐花、黄荆叶、春笋、白蒿苗、蒲公英等等。
野菜中,最受青睐的当属荠菜了。就是我们随州常说的“地菜”,还有的地方叫芨芨菜,又名护生草、地米菜、菱闸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早春,土地刚松软,冬雪残留的湿润尚未风干,荠菜,这种可爱的小精灵,就急不可待地泛青抢春了。大若手掌的,小若指肚的,繁星点点般,或疏或密,点缀一地。树林里,山路旁,地畦间,土垄上,只要有土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多齿的叶片上,覆了一层灰白乳毛,灰头土脸的模样掩不住骨子里的浓绿。田野的风吹皴了荠菜的叶,叶子边常常泛起红晕。挑地菜时,最好以颜色为深绿色、根粗、须长者为佳。开花的荠菜就已经有些老了,吃着口感就差多了,最好不要。
炒过地菜的人都知道,多少地菜下锅就有多少地菜装到盘子里,不像菠菜蓬蒿,下锅一斤,水出八两,这就是我们随州人土话说的“衣食”大,就是堆头多。据农学家研究,地菜的营养成分极为丰富,所含钙磷铁以及各种维生素是菠菜的几倍或几十倍。还含有黄酮甙、胆碱、乙酰胆碱等可以调和人体功能紊乱症状,实在算得上是味美价廉的佳肴“良药”。许多地方都有三月吃“地菜炖鸡蛋”的传统,清心明目去火,民间谚语有“春食荠菜赛灵丹”的说法,虽说有点夸张,但至少也表达了人们对地菜的喜爱吧。
网上还说,荠菜是野菜之王。除营养十分丰富,还有就是荠菜中的谷氨酸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因此荠菜气味清香甘甜,难怪地菜好吃,原来它是味精。
地菜可凉拌、可炒食、可做汤。其中最好吃的,当然是莫过于包饺子了。
地菜切碎拌上鸡蛋肉馅做成饺子是最美味的,更能突出其特有的香味,早春,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地菜饺子。
除了地菜,随州人爱吃的野菜就是蒲公英了,随州人叫“黄花秒”或“黄花苗”,还有个更多的人知道的名字叫“婆婆丁”。蒲公英为全株含白色乳汁的菊科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可食可药,是一种高营养保健食品,其食用部分为嫩苗或嫩叶,经过洗净后可生食或炒食、做汤、凉拌均可。蒲公英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之功能。同时还是制作饮料、罐头、花茶等很好的原料。
随州人更看重的还是“黄花苗”的药用价值。把田埂地头挑到的黄花苗洗干净,放入烧沸的开水里淖一淖捞起,切碎,伴上香油生抽味精,是一盘上好的时鲜野菜,早春吃它,尝鲜又养生。
开了花的蒲公英花瓣随风起舞,是浪漫的诗人和多愁善感的作家笔下的精灵,由蒲公英而演绎的文字,让人浮想联翩,意境缱绻,因而,蒲公英的花语是:停不了的爱。
再就是马齿菜了。马齿菜,又名马齿苋,是生长在农村田头地边很常见的匍匐生长的草本植物,因叶的形状很像马的牙齿,又能当菜吃,所以叫马齿菜。
挑起的马齿菜洗净淖水晒干,存放起来。最好吃的就是马齿菜粉蒸肉了。吃的时候将干马齿苋开水泡后,垫在蒸锅下,上放米粉拌新鲜五花猪肉,中火或小火蒸熟,出锅后,那浸满肉香的马齿苋,既有马齿苋的酸甜可口,滑爽鲜美的特点,又有油腻腻、香喷喷的肉香味道,满口生津,口角留香。
据说马齿菜也有很多的药用价值。如消炎、消肿、止血、解毒、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但需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马齿苋是寒性食物,寒性体质,胃寒症、寒性腹泻者禁食或慎食。
野菜里不得不说香椿。香椿是一种独特的植物,喜欢和不喜欢香椿的理由,皆与它那独特的气味有关。
在喜欢的人眼里,香椿的味道是清香,是醇香,是“香风惊艳,簇簇嫩、枝头灿烂”,直呼香椿为香芽儿,凉拌热炒来者不拒,整个一副饕餮的嘴脸。不喜欢的人呢,大概连它的味道想都不要想。有人曾发过这样的微博:香椿对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怨恨,居然散发出这么鬼畜催呕的气息?
我却能接受香椿的味道,干嘛说它不好呀,多香呀。香椿做的菜,最好吃的就是香椿煎鸡蛋了。人人都会做,春天吃它据说能败毒,因为做法太简单,这里我就不哆嗦了。
车前草和鱼腥草,药味太浓,随州人多不喜欢吃它,只是有了风寒感冒的毛病才用它。但听说重庆四川人爱吃鱼腥草,叫它“折耳根”,据说近年来达到了无席不能没有折耳根的地步。
黄荆叶和白蒿苗等等,味道苦涩,那是过去没有粮食和蔬菜的时代替代品,随着物质的丰裕,它们已经慢慢的远离了人们的味蕾,和树皮草根一样,留下的只是模糊的辛酸的记忆。
野菜太多了,再说很久也说不完。感谢野菜,它让我们度过了那个饥肠辘辘的岁月,它又让我们在这丰裕的岁月里可以尝鲜,还让我们能以尝鲜的名义在满目春光的乡野里获得记忆中和现实里的快乐。
早春二月,雨水丰沛,气候日暖。万物都在萌动。再有几天,或者十几天,桃花就要开了,李花杏花也要开了,油菜花也要开了,春风一阵阵吹过,树叶也要绿了,草莓已经上市了,樱桃也要上市了,当我们再骑行在乡野的的时候,就会穿行在一片绿色中,就会倘佯在一片花海里。到那时,蒲公英的花就会随风漫天飞舞,地菜也会开出小白花,开了花的地菜就老了,就不好吃了,野菜们就默默地退到角落,不再引起人们的注意,它们也不会喧宾夺主,它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作为主角的枇杷、桑葚、梅子、桃杏一众水果就要次第登场了。
我们一直骑行,伴着节气骑行,“惊蛰”过后就是“春分”,春意就会越来越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