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风暴来临,闲着啥也不想干,本以为3月中旬可以复工,又接着吃上国外疫情的瓜没完没了,迟迟没提交这篇文章,拖延症老毛病(◐‿◑)。
按下暂停键至今快2个月,自觉心慌慌或焦虑的人能一起举个手吗?
2020第一季度已刷完,悄然过了这么久的“悠哉”日子,余额仅剩仨季度。
我的生活作息一直与娃同步稍显懒散,一直蛮享受这种自由工作的日子,寒来暑往他放假时我也没积极上几天班,研学活动被迫取消又摊上这么长个假期,说起来不是应该更适应吗?
一开始为卸下重担能多陪伴父母家人而欣慰。身在外地不能常回家,疫情促成我们成了最亲密的战友。每天的生活安排从容了许多,孩子们住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闹腾不停的游戏。
起初我们用球、玩偶模拟“新冠病毒”做室内游戏,通过跑跳追逐让孩子们了解病毒传染的特性,居家隔离也是对抗病毒的有效方式 ;一张宽茶几成了乒乓球台;一副跳绳轮流蹦哒,后来上演全家Keep。
此外,每天看疫情数据起落外加监工娃的网课和劳动。
眼见着家务事成了主业,每天自我暗示得赶快行动做点什么。
当别人线上互动玩得飞起的时候,我势单力薄只能坚守等到线下开局。
当行业自救成为主流,创业者人人自危出路时,眼热网上逆风翻盘的案例,心有戚戚,焦虑矛盾在脑中扇动一轮又一轮风暴。
似乎时机已错过。
教培纷纷拥抱线上,旅游行业也停滞……
常常又在举起手机后迷失在各种公号、影片、电子书里,思绪变得忙碌而游走。
巨大的焦虑矛盾中,越是奔跑找解药,越是遍寻不得良医。
一旦陷入片刻宁静又预感时间要强行与我分手,脑容量一秒清空,对自己毫无肯定,毫无存在感可言。
明明是有史以来最该安分的假期,却不愿抱憾失败,这恐怕是我们这个时代不能接受的主流价值。
一时间所有焦虑紧张袭来:势头见涨,如果错失资源,上半年如何渡难关?人难免会幻想去掌控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
而痛苦接踵而至——内心戏太多!“要是…就好了…”在脑子里反复造句。
我认为“应该”要怎样,结果却不是这样!
陷入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只是时间问题。
自由职业想要好状态,需要刻意为之的自控,总希望手头有做不完的项目。
没有了工作任务,就等于没有具体的安排,失落感加剧。更恐怖的是,长期不在人群中有种荒野奔跑的感觉。
该死的思考型人格常常脑子跑过10000次思考,却少了10001次行动。
振作起来,行动才是思考的关键啊。
没有什么比我要争取活得清醒快乐而自由来得更激励。
对,我需要一种“找到自我的快乐”。
那一天,倚靠在滇池日落的观景台,怀抱这这一汪没有尽头的水,谁说池不是海?
我希望自由可以像手握重器,有本事便使出自己的能耐,还要秀Pose,没有就认怂,不是要牛X轰轰也不是要羡慕别人,不是拥有更多,”我“才是那个最立体最多面的主角。
回头想想,很多的所谓焦虑,其实都是内心戏造成的。
很多事情,没有好和坏,我们对它赋予感受,主观意识便产生了好或坏的看法。
当别人都在奔跑时,扪心自问:
自己的工作做到最高标准,不断精进了吗?
认为正确的事情:运动、阅读还在坚持吗?
不写作是不是逃避更深入的阅读和思考?
今天更关心身边的人吗?
面对不公,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吗?
长期没有收入来源,我的生活计划要做什么调整?
面对波澜壮阔的国内外疫情,作为吃瓜群众的自我修养是清醒而不失判断力吗?
冷静 冷静 冷静
不确定来了就嫌弃自由,不敢拥抱变化?
停下来的每一天都是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