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回家和长辈一起吃顿饭,在静默的夜,他喝着小酒,给你讲起老家的人,讲起过去的事。虽然作者只有三十多岁,但故事遥远而真实。真实就是,很多东西是相通的。虽然他讲的是南方小镇的人和事,但是并不妨碍一个北方人跟着共鸣、追溯、反省、落泪。
一、我们都有软弱,还好我们有家可依
后来我上大学,再后来到外地工作,见她分外少了。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总是请假往老家跑——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个下午。虽然我说的苦恼,她不一定听得懂,甚至不一定听得到——她已经耳背了,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多怀念。
想起研究生时,每次放假回家,去见爷爷。他永远坐在他的那把专属椅子上,看见你,高兴地笑起来,然后用拐杖敲一敲柜子的门,从小我就知道,那里面永远有好吃的。边吃着桃酥、饼干,边和他讲最近的学习和发生的事情,他闭着眼听着,嘴角全是笑意。然后,他开始说他的看法、想法。这是一个九十多岁还天天读书看报的老头,大冬天坚持去做礼拜。有时候扶他去做礼拜,会告诉他自己最近的困惑、不解、失落,他都不急不慢地给出建议。
有一个冬天我要回学校,临走,他和我说很多话,大爷给他说:“要到点了,孩子得赶火车去了。” 爷爷就不愿意了。
他担心是最后一次。
每次分别,我也何尝不担心这是最后一次。大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个人吧。每次在他身边,总觉得心安,总有满满的力量。
二、我们都在逃避,还好来得及追寻
我一下子确定了,厚朴在那段时间过的是如何的生活:因为外部的挫折,他越来越投入对梦想的想象,也因此,越来越失去和实际的现实相处的能力。
生活的哪部分是真实的?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读到厚朴的故事,我担心我是否就是他。读到黑狗达的用功,我也觉得我是他。
厚朴觉得年轻就是要有梦想,他觉得循规蹈矩的生活不值得一过,黑狗达保持理性,一步步向目标迈进。但结局是,青春散场,厚朴也像流星一样陨落。而黑狗达也自问,我要抵达的,到底是什么?
记得上初中时,一个周末,家里的孩子都聚在一起,他们商量着一起出去玩,已经工作的哥哥请客吃饭。所有的人都要去,只有我自己觉得作业没写完,不能去,心里其实是纠结万分,但是一个声音告诉自己:要努力。
学生时期这样用功惯了,直到现在工作期间,也是白天上班,晚上继续学习或写作4个小时。表面上看起来,是每天都在充电,但是心里面,是有担忧,有时候我在想,这种担忧和努力是否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真实的生活是,结婚后,暂时和公婆同住,每天看见公婆的生活就是上班、做饭、打扫卫生、看电视、睡觉,从来不读书,生活永远是两点一线,社交圈子永远都是老家的人,心里会特别特别的压抑,因为你知道100种精彩的活法,但是真实世界的他们,永远是这样一成不变。心里面,一边感恩他们的善良淳朴,一边为这样的生活而隐隐着急。
而同时,努力做着一份喜欢的工作,但是薪资增速缓慢,所以每天下班就待在自己的房间,不断学习、写作,希望能通过加倍的努力,获得更多的收入。
不得不努力。
现实世界的人,每天或安于现状,或只追逐物质。而已达成梦想的人,每天进取努力,又有相应的收获。现阶段的很多人,就夹在中间,既不甘于现实,又暂时到不了未来。有时候自我怀疑,是不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暂时得不到,才要去追逐那些别人看起来不切实际的东西?
那天晚上,李大人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好想想怎么生活,怎么去享受生活。我知道他的意思,他或许想说,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是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是啊,生活不只有梦想,生活也可以不只有琐碎和苟且,它可以是美好的、有质地的,你也值得慢慢享受生活的美好。继续努力前行吧,在天空飞翔虽然快,但是容易落空。踏实行走,也是前行的方式之一。
三、我们都曾忽略的,还好一直等在那里
我才发觉,我其实不认识父亲,即使我们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严格来说,我只是知道他的人生,只是知道他作为父亲这一角色在我的生活中参与的故事,我没有真正地看见并理解他。
父亲,在这本书里被反复提到,父亲没有母亲那样要强和坚韧,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甚至倒退到小孩子的状态,他不伟岸、不深刻、不聪明,但是他真实。有多少孩子对父亲的不满,给父亲的那些应该——应该有很多钱,应该给出好的建议,应该有个父亲的样子,都是因为自己总以第一视角去观察他们,一直以“父亲”这个角色去要求他们。而真实的父亲,也是从不懂事的小孩子,到意气风发的少年,再到略显老态的现在啊。
当我们从这些“角色”中抽离出来,才能看到真实。而生命中这些真实的活出各自模样的人,才最珍贵。
还好,他们还等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