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
有着充足的时间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有着极大的破坏力
他们的无厘头常常弄得你抓狂,你却不能怎么样
他们就是熊孩子!
他们的特点是生命不息,闹腾不止!
关于“熊孩子”的话题和新闻绝不会少,知乎上就一个话题“摧毁一个熊孩子有多困难”已有10447个回答,几乎每个回答都描述了至少一个熊孩子的熊行为。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个群体不断壮大,熊孩子的熊行为也越来越大胆,有的达到出动警力的地步,有的甚至达到伤人的地步。举几个例子。
有坑自己亲妈的
有坑自己的
有损人不利己的
为什么有熊孩子?
近期,“熊孩子”已然成为一个不好的代名词,大人唯恐避之不及,一句话概括,同一个世界同一种乖法,不同的熊孩子有不同的熊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出的。孩子调皮是天性,但凡事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不是正常情况了,导致这些熊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从孩子自身层面分析,瑞士儿童心理学让·皮亚杰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三山实验”: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这个实验证明了前运算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
简单来说,这一时期的孩子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事情,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在公共场合吵吵闹闹,做出一些行为扰到其他人,自己却毫不知情。原因是他们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放在了第一位。
从父母层面分析,就是教育的缺失。或是少于对孩子的关爱,或是过于在意孩子的想法。孩子缺乏关爱,总会想做出一些举动引起父母的关注,最简单易行的就是放大劣性,多些调皮,行为举止更夸张。有的呢,又太在乎孩子的意见,孩子跌倒了,怪地不好走。做错事了,常把“他还只是个孩子啊”挂在嘴边。
熊孩子怎么治
熊孩子不能被打骂,打人不过是大人宣泄愤怒罢了,问题哪是一巴掌这么简单就解决的。越打孩子越不听话,孩子越不听话大人越焦虑,这不过是个恶性循环罢了。父母要做的是教会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描述他现在的心里状态,例如“什么事情让你感觉这么开心?”“你的语气很低落,有什么难过的事吗?”“开心”、“难过”这些就是感受,只有教会他先认识自己的感受,他才有可能去理解别人的感受。
2.引导孩子关心帮助他人。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的,懂得照顾他人感受的,一定是个慷慨的孩子。身为家长,都希望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但是孩子能不能懂,能不能接受呢?父母一味地说,你要关心他人,帮助弱小,那这些“关心”、“帮助”的定义是什么呢?说得多不如做得多,父母可以以身作则,起示范带头的作用。比如,公交车上让座,自己先把座位让出来,孩子会好奇,为什么要让座呢?父母再做解释并引导,孩子既知道了原因又知道了遇到这类事情该怎么做。除了自我示范,父母也可以就一些现象询问孩子愿不愿意帮助他人,帮助他分析利弊,孩子自己做判断。
3.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平时,父母可以通过“如果……你感觉怎样?”这样的句式,来引导孩子思考。“如果有人推了你却不说对不起,你感觉怎样?”“如果有人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你感觉怎样?”孩子会在一次次的语言引导下,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换位思考这项软技能,在孩子将来的工作、家庭、交友各方面,都会使他受益无穷。
结语
1. 熊孩子多数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这一时期缺乏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
2. 父母要教会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表现在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引导孩子关心帮助他人、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思考
1. 您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熊孩子的熊行为?
推荐阅读
欢迎你把你的收获、思考,或是对 「知识砖」的鼓励和建议,在留言区里和我们分享。
如果此篇推送对您有帮助,请转发给更多朋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