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道家甚至之后的春秋百家在远古的时候都是不分你我他的,当时只有一个东西——道德。道与德不是一体,但是就像孪生兄弟一样不能分,有道无德走不通,无道有德纯属扯淡。
不过到了后来,同一个“太阳”、“月亮”被不同的人看,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每个人都把自己感悟到的都表现出来。同一个月亮,不过指着月亮的手指越来越来多,这才形成了后来的百家争鸣。
《庄子.秋水》中记录一段有趣的对话,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我们在生活中,容易对一些看不惯的事情指指点点,争论不已。比如吃饭的时候,看到同事总是给领导倒茶,认为是阿谀奉承。吃饭规规矩矩认为是装模作样。可是试问一下,你自己先做到了吗?给领导倒茶是礼仪,吃饭规规矩矩,不挑菜,不夹别人面前的菜式一种礼仪,一种家教。
我们对待生活所看到的,仅凭我们看到的冰山一角作评断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谁不负责任,是对我们自己不负责任。
例子
试问,一个人吃饭规规矩矩,给领导倒茶有错吗?没有错。饭桌看人品。我们不要以第一印象论断人,也要担心自己给别人一种不好的印象。饭桌上喜欢给领导倒茶的人最少是两个性格的人。一、家教严谨,认为自己是晚辈。应该好好做事。第二种,具有强烈的功利心,喜欢拍马屁的人。那我们怎么去判断呢?
试问,平时工作认真严谨的人就一定有聚友强烈的功利心吗?不一定。也至少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工作的人从小打到的工作习惯就是如此,习惯成自然。内心觉得这是自己分内事,应当全力以赴。另外一种人认为,这件事情做好能给领导好印象,必须做好。
结论
那请问你说应该怎么评判呢?无法评判!当然我们遇到人与事都应该在自己心中作出一个是非过错的标准,这是保护自己的第一准则。不过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见强加给人,这是对别人尊重的第一准则。因为我们仅能代表自己,自己只了解自己。不能清楚了解当事人的心中所想。
结语:我所说的请大家看完笑笑即可,不要当真。因为我只说出自己看到的冰山一角。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