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发了一篇关于2022年的双11,淘宝平台有什么新影响?文中最后预测:未来电商平台可能由综合电商往更垂直方向发展。
今天来聊聊我为什么会这样看:
1、国家政策导向
2020年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2021年中滴滴因为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滴滴出行APP被下架
我个人的理解是国家政策开始反垄断,不想看到一个平台企业一家独大。
大家在说腾讯系、阿里系,都是横跨了多个领域:社交、支付、游戏、生活服务、电商等。这种可以理解为原来线下的多业态集团型公司。了解历史的朋友知道我们邻国日本、韩国早期发展都是依靠其国内几家大财团而起家。这些大财团真是富可敌国,甚至能干预政治。所以这些国家强大之后,也面临了如何摆脱财团的问题。
2、用户的审美疲劳
不知道你是否记得以前支付宝一打开,首页花花绿绿一堆的icon和导航,你根本不知道如何找到你想要的服务。这几年支付宝在信息结构层做了不少工作,见上面左图给人更简洁、清晰的感觉(弱化了为其他应用倒流的入口,突出支付、生活服务的定位)
我们再看看上面右图,随着美团从原来的到店、到家服务后,增加了实物电商平台、自营电商、通行服务等,感觉又回到了早期的支付宝大杂烩的形态。从一个icon进入后,仿佛打开了另外一个APP(见下图),美团首页变成了早期的好123
不知道你是否喜欢这种一站式的感觉?我个人认为这会让用户对美团到底是做什么的产生困惑?
作为一个2C的互联网平台,看似吃喝玩乐好像都可以一起做。而且每个C端用户,都有这些需求。于是所有的2C平台,大家都往用户可能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最终每个APP都提供了差不多的功能
于是,用户产生了什么疲劳,我到底应该打开哪个APP购物?哪个APP点外卖?才更多快好省?
3、买家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这个问题值得每个电商平台认真想一想?平台们通过大数据杀熟、大数据猜测买家的心理价位、过度获取买家信息等方式,不断套路买家。于是,精明的买家也发展出了一套防套路的应对方法。比如多办个手机号,一段时间时用A号,换个时间用B号,来反向钓电商平台们。再比如周一到周三点饿了么,周四到周日点美团,让不同平台互相争取同个买家。
发展到这里,平台和买家之间其实已互相失去信任。这也违背了互联网建立的初衷:开放、平等。
各个电商平台都希望垄断所有业务,想方设法黏住用户。如果没有外部监管来约束平台们,那么赢家通吃的效应极强。
对于一个C端买家,它最不希望发生的是:被坑。你可以打开很多平台的评论区,看到这类留言:刚下单后,再回来评价就发现商品降价了,感觉被坑了。或者XX平台更便宜,下次不来这买了。
买家判断自己是不是享受了优惠、被坑是通过比较的方式。在一个平台内,买家容易对比商品价格涨跌。而在多个平台间,买家就不容易判断商品的涨跌。
价格高低的背后是成本、利润的问题。
假设平台和卖家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那么这里的主要变量就是成本。成本由商品生产成本+库存管理成本+渠道成本+运输成本构成。
最理想的组合是大规模批量生产带来生产成本降低+尽量少的库存积压成本(如JIT模式)+厂商直达消费者(DTC模式)+利用平台的多区域厂按离买家最近的仓发货
这个组合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背后也是垄断,某个商品当只有一个买家,在一个平台上销售时,才可能达到成本最低。
所以垄断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垄断者的贪欲,既然仅我一家,那么它就可能就会更以自我为中心,剥削买家。
因为假设人性的弱点,所以政府要出台发垄断的法律。让多商家、多平台竞争。
多商家、多平台会带来生产成本、渠道成本、运输成本的上升。但可以规避一家独大的风险。这是不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好方法?我不敢确定。但这是目前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