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宝上二年级,从小就爱看书,但读的大多是绘本,或者比较短的文章,也有儿童中短篇小说。一直没读过长篇。
长篇著作从头到尾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读下来,需要花不少时间,对于注意力时间短、爱玩儿的儿童来说,很有挑战性。
但是,长篇著作情节性强、逻辑缜密、语言丰富,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开拓视野有着不可多得的好处,课本文章和长篇著作的关系,就好比树木和森林,你从森林里走一遭回来,再看树木,便觉得平常了。
教育学者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过:“考虑到中小学生阅读的性和量的积累,我认为应该重点读长篇小说,……经常读长篇小说,更容易养成孩子大量阅读的习惯。好的短篇作品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但不要成为主力和唯一。”
在书中,她分享了她是如何引导女儿看长篇的,她选择了金庸的小说作为开始。
家长引导得当,孩子可能就踏上了阅读长篇著作之旅,引导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对长篇著作产生畏惧心里。
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长篇书给果宝看,直到读到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
02
《解忧杂货店》已经上映好一段时间了,我一直没看,也没兴趣去了解。
有一天,老公去共享书店借书,问我看什么,我当时正在外面,一时也想不起要看什么书,就打开当当网,看销售排行榜,看到这本书在文学类榜单排名第一。于是,就让老公借了来。
那之后的某一天,家里上班的和上学的都出门了,我习惯性地去洗手间,按照以往的习惯,我会在这个时间用手机快速浏览一下当日热点,看看有没有素材可以写文章,没有的话,就写写随记练笔,然后,处理一下其他事务,那天,还需要出门办一件小事。
很不巧,找手机时,手机正在书桌旁充电,就随手拿起桌上的《解忧杂货店》,想着随便翻几页,打发一下上洗手间的时间(咳~咳~),然后该干嘛干嘛去。
这一翻不得了,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当我反应过来时,我已经在洗手间坐了很久(咳~咳~),然后我强行把自己从卫生间挪动到书桌前,在这中间,眼睛还是牢牢盯住书本的。
接下来,我在书桌前坐了很久,久到什么程度呢?当我看第一页时,大概是上午九点不到,当我决定放下这本书时,已经下午三点多了,中间我只短暂去过洗手间,或者喝喝水。
眼看接大宝就要迟到了,书还剩几页,不舍得合上也不行了。
接大宝的途中,我还一直深陷在故事情节中,想着接下来会怎么发展?结局究竟会如何?
销售排行第一果然不是盖的,想想我也是“阅书无数”的人,竟然对它痴迷到如此地步,又或许我太久没读这类书了,作者设置的伏笔我完全招架不住,总是不由自主跟着他往深处走。
03
大宝叽叽喳喳喳地和我分享着什么事,我“嗯、嗯、啊、啊”地应付着,反应很迟钝。大宝感觉到我对她的话很敷衍,有些不高兴地说:“妈妈,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
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正是引导她看长篇著作的契机嘛,多好的机会啊!
“果,妈妈给你说一件神奇的事情。今天早上,你们走后,我本来是打算看新闻、写文章,然后还要出门的,但是,一本书打乱了我全部的计划……”
我表情和语气都故作夸张,隆重地向她推荐了《解忧杂货店》。
“这本书写得真是太好了!妈妈读它时,完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就是所谓的‘物我两忘’的感觉,如果有人读过这本书,跟妈妈交流一下多好啊!妈妈简直太孤独了,找不到看过这本书的人一起交流。”
“那你跟我说说里面都讲了什么?”
“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真正读过的人才能理解。”
“那你就随便说说呗,比如说,它讲的到底是什么事?”
“不,我不能讲,这么优秀的一本书,我几句话说完了, 如果描述不准确,就会在听者心中破坏掉一个优秀的故事,这是对作者和书本的不尊重。这是我最不喜欢做的事。”
“那……这本书能不能借给我看一下?”
心中窃喜,仍要装作不露声色:“可以是可以,但你得爱惜哦,这可是妈妈近一年看的书中,最喜欢的一本了。”
接下来,你就能想到了,每天无论多忙,大宝一定会拿起这本书,很入迷地看上一段,还偶尔和我讨论一下情节。
就这样,在我的“忽悠”下,大宝踏上了长篇著作阅读之旅。
(2018年4月9日,周一,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