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专业人士,地震来临时同样无助!

不久之前的四川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

良子生长的环境是冲积平原,又远离地震带的区域。所以对地震的直接感受较少。

但这次地震之后,突然有个念头一闪而过:作为建筑专业的我,在面临重大灾害时,真的就能幸免吗?

或者我能做点什么,让更多的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获救的概率更大点。所以就有了下面这篇文章。

“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这是1556年华县大地震后一个叫秦可大的文人在《地震记》中总结的经验。

当面临一次大地震时,人们往往来不及跑,最好就近寻个安全角落(如柜或`土炕的一侧),伏在地上,注意保护头部和脊柱,等待震动过去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现代人都住高楼大厦之中,突发事件时,来不及下楼,为减少室内悬挂物砸伤或碰伤,采取这种保持镇定就近避险的方法,仍不失为一种应急之策。

国际通行的地震逃生原则蹲下、掩护、抓牢“

前提条件是:判断自己是否有时间跑到室外空旷处。

请记住2个时间:

a.12秒钟: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

公式:9/68*SQRT(a^2+h^2),

其中a为震中离本地的直线距离,h为震源深度,SQRT为开平方函数。

如果你在一楼,12秒足够你跑到室外。但如果在3楼以上,伏而待定可能是你的护身符了。

日本在这12秒内的规定动作如下,仅供参考:

1、  从桌子底下的救生包的最外层拿出安全帽,带上,保护头部,防止被坠落物伤害头部,保护视野清晰,保护大脑判断清晰,一秒;

2、  如果燃气灶正在燃烧,迅速关闭,防止发生火灾,一到两秒;

3、打开最近的门或窗,防止地震造成门窗变形无法逃出,两到三秒;

4、  躲在放救生包的桌底床底下,扶着坚固物体,保持静止,地震的晃动都是由小到大,上面12秒钟时间足够你完成全部工作然后躲起来了。

b.第一次地震后的5、6分钟:这是最佳的逃生时间。

第一波地震之后一般都会有余震,而建筑在经受了第一次的打击后,可能会坍塌,乘着第二波地震没来前的几分钟,撤离建筑是最好的选择。很多人遇难就是在回家拿东西的时候遭遇了余震。

而你如果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那就需要提前熟悉自己所在建筑的布局,逃生的路线等。(上图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将剪力墙表达出来。)

下面这组图值得收藏

补充在开车过程中的措施:

a.如果车在行驶过程中,来不及下车:

坐在座位上的乘客要系上安全带,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

b.如果在停车场,人已经在车外:

利用两车之间的空隙,增加存活机会。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的,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

当建筑物倒塌的时候,垮下的较大物体先会压在车上,不至于直接撞击人身。

这边重点提醒: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烟气窒息致死

所以关闭明火,找块湿毛巾,可以大大增加存活的几率。

提醒:家里常备个哨子,也许是一件法宝。

最简单、直接的指令也许是最有效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受过自然灾害教育的人,邻国(一个地震如吃饭般寻常的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

灾后施救固然可贵,而灾前教育也许对每个生命来说,来的价值更大。特别是一线城市,人员密集区域。不管是火灾逃生,还是反恐演习,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防患于未然,在思想上重视其实体现在一些小事上。

大灾面前,必有大爱。

而良有方能做的很有限,谨以上文献给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可能碰到灾害的人。





附:日本版《地震急救手册》

【随身带的物品】

□现金

□证明身份的证件(身份证)

□印章,保险证件

□饮用水(每人一天3公升)

□应急食物(罐头,糕点等等)

□手机,充电器及应急用充电器

□卫生纸

□毛巾(大约5条)

□手电筒

□收音机

□雨具

□防寒用具(怀炉、防寒衣物等等,万一停电时会没有暖气设备可使用。)

□手套,劳动用手套

□口罩(除了防寒,还可以防止吸入烟雾尘埃)

□垃圾袋(越大的越好,可以用来防水防寒并装载物品)

□保鲜膜

□橡皮圈(只要有几条即可)

□毛毯

□报纸(防寒用)

□家族的照片(失散时可以以照片寻查用)

□哨子(生存几率会大大提升)

□眼镜

□平常所需的药物

□生理用品(必备)

□随身

【紧急时的行动】

? 开窗户,开门(确保避难路线)

? 把行李放在门口

? 穿鞋底厚的鞋

? 关闭煤气管的总开关

? 煮饭(有可能比较危险,请小心点)

? 有时间,给手机充电

? 停电时把电流断路器关上(为了防止触电,事先把在家里所有的插销拨下)

? 余震继续至少24个小时

? 请保持冷静

? 灾害时留言电话(号码是171,录音时选1,然后拨对方的电话号码,留言时说你的避难所在哪里)

? 打电话时尽量长话短说,以免电池消耗

? 可以使用Skype

? 请小心冒充警察的电话

【避难时的注意事项】

? 不要靠近就要倒塌的衣橱、冰箱。

? 小心玻璃和围墙。

? 如果发现墙上面出了裂缝,柱子斜了等等,其房子有可能倒塌。要马上去避难。

? 不要靠近较窄的路、悬崖、河川附近、海边。

? 住在海边的人要到高地避难。

? 最好戴盔型安全帽,至少要戴帽子。

? 不要装易燃化纤和棉制衣服。

? 准备口罩和湿毛巾。

? 发生火灾时,朝上风方向跑。

? 你在开车的话,马上把车停在路边。

? 你有汽车的话,把其窗户全打开,放大收音机的音量。(如果你能做到的话。)

【地震发生之前的注意事项】

□你有盔型安全帽吗?

□你有紧急粮食吗?

□你有水的贮存吗?

□你有急救箱吗?

□你有睡袋吗?

□你知道附近的避难所吗?你知道怎么去那里吗?

□穿着袜子睡觉。

□把拖鞋(鞋底厚的鞋子更好)放在身边。

□拉好帘子(为了防止飞散玻璃)。

□把毛巾夹在门缝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393评论 5 46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90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391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03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13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03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07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00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56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74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84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69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99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68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4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