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刘进导演的,张嘉译秦海璐主演的《白鹿原》,画风比较纯朴自然。记得最早看这本书是在小学五年级(我们读完五年级就要毕业了),从沙河新华书店旁边的一个小书店租的,一天2毛,那时的馒头一个3毛,特别甜特别香。在往后数的5年里馒头都比现在美味。记得高中同桌艳玲说,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吃满满一蒸屉的白馒头,我嘲笑她,这个梦想太简单太傻。后来她毕业了出国了,实际上我更傻,有一次高中放月假回家,我用饭卡里剩余的钱买了一大袋子馒头,到家使劲吃使劲吃。有些梦想听起来挺傻,但对自己的意义不同。
不说馒头说《白鹿原》的事情了。五年级看陈忠实的《白鹿原》,现在没什么印象了,连里面的人名也不记得了,就记得有个关于白鹿的传说,再者就是书里有些性的描写,那时候跳过去没看,不过还记得有这么回事。刘进导演拍的《白鹿原》侧重点不在这个上面,好像和原著有些出入,重在讲人性。相比王全安导演的,张雨绮主演的《白鹿原》,看起来就是一个女人的戏,那时候王和张应该还是一家人,类似于张艺谋巩俐和《红高粱》。
前两天比较好奇又去图书馆找到了原著《白鹿原》,图书管理员直接帮我找到了,说有点破旧,是枣红色封皮,里面还用透明胶粘了不少,对书有洁癖的人,是拒绝这本书的。
“就没有其他版本”我说
“没有了,只有这一本”
我将信将疑的拿走了。
以一个30岁的年纪再来看这本书,就觉得很坦然,本想也给孩子看看,不过有些章节还是要跳过去的。放在沙发与沙发连接的小几上,偶尔饭前饭后翻翻,总觉得书里人的命运太清澈见底,特别是对于名著,早已知道结局,剩下就是细细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