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给我留下过很多第一次的体验。比如第一次熬夜,第一次半夜三更饿到睡不着全宿舍分吃一包速食粥,第一次数学开卷考试,第一次拿到的是“一本”的试卷……如今看到同学们在复习周为各种背书各种理论挑灯夜战时,我只想感慨一句: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一
我的大一是在延续的高三思维下开始的,所以第一节课优雅的JX老师走进来时我依然是大吼了一声“起立”,然后全班齐刷刷地站起来叫“老师好!”(旁边正在讨论洛阳铲有多少种用法的人类学的同学们也不由自主地被带了起来)JX老师被吓了一跳,然后标志性地捋了捋头发,轻声细语地说“同学们,这里是大学,上课不用起立的。”——嗯,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开始。
更尴尬的事情还在后头。毕业于北京大学和牛津大学的JX并不喜欢给我们从三皇五帝一直讲到秦皇汉武,他用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给我们讲顾颉刚讲古史辨讲福柯讲后现代,目的就是要我们彻底打破原本对历史的认知,而明白“层累地造成的历史”如何影响了我们今天的历史思维。
这样上课是很过瘾的,因为每一次听都是新的内容新的思想冲击,但是这样下课后大家还是一脸懵逼的:考试到底怎么考,考些什么?课程快结束了我们连春秋战国的边还没摸到,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还要不要背了?
终于最后一节课,JX宣布,考试形式回归初心——看图说话!
简单点说,就是他给了200多张先秦时期的器物图片给我们,然后让我们结合课堂笔记,自己整理总结器物的年代、特点、用途,考试的时候随机抽取,我们在答题纸上写出答案就好。
你明白那是什么感觉吗?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在一群整过容而且整得都差不多的韩国女明星里面,认出她们每一个人分别叫什么名字,属于哪家公司的,有什么代表作等等。而问题在于,你平时看的都不是韩剧,而是岛国片啊~
在这种关键时刻,当然需要有大神的加持!JX的小迷妹冷冰同学给我们雪中送炭,200多种器物她一一标出名称。我问她“简介呢?特点呢?”她潇洒地挥一挥衣袖,“同学别太懒,不做伸手党!”
好吧,东风吹战鼓擂200幅图片谁怕谁,复习周熬个夜四个舍友轮流背。于是乎老大拿着吉他坐在最后面时不时来上一首摇滚,的的蹲在我的二手笔记本前一幅幅图片打开加备注,我拿着笔记小健拿着课本来对号入座补充来龙去脉。过了十二点就开始左摇右晃了,大伙开始想办法补充能量坚持再战,胖子那箱没有任何生产厂家的方便面我们是避而远之的,看来看去只有我买的吃过一次就被嫌弃的速食粥了,然后四个人冲了一包,捏着鼻子一人一口吞下去,然后继续跟觑、鬲、鼎、爵、斝、觥、筹、角、尊、觯、壶等等奋斗到底。
到了一点多突然不知谁说了一句:好像明天还有一门世界古代史的考试……
嗯……除了和上古神器混战外,还加入一大群希腊罗马连名字都读不顺的哥们凑热闹,可以可以……
那还能怎么办,一边诅咒JX和江江这两个小胖明天没有鸡腿吃之外,只能拿出世界古代史的课本摇头晃脑了。隔壁宿舍的胖子跑过来问我借笔记,说全班只有我的字他能看得懂,我说你走开,哥现在奋战正酣,你先去看一会流星花园吧。
到了凌晨三点多,我和老大实在扛不住了,跟的的和小健说我们上去困会,过一个小时叫醒我们换你们上去睡。
到了早上七点多我猛然惊醒,的的和小健已经在床上扯起了呼噜,老大依然抱着吉他在看那些图片。气得我摆摆手,别看了别看了,直接上考场,考的全都会蒙的全都对!
当然,JX和江小胖还是很仁慈的,最后出的题目基本都是我们背过的。唯一的后遗症是,因为JX连秦始皇都没讲,接着他往下讲中国古代史的阿信老师不得不给我们补上了秦汉史的课程,所以到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拿到了一份厚度堪比课本的试卷,放眼望去,全都是史料。
我们齐声抱怨,阿信一脸奸笑:那要不,咱们来份鱼鳞图册、再加几本族谱和方志,让你重构华南地区的宗族谱系和赋税徭役?
我们马上闭口开始奋笔疾书。在这次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媛媛同学,最后保送北大,让我艳羡良久。
二
若干年后,当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复习周中各位同学生不如死的抱怨与呻吟时,脑海里总是浮起那个挑灯夜战的通宵、那碗难吃的速食粥、还有那些已然忘却的希腊罗马名字和觑、鬲、鼎、爵、斝、觥、筹、角、尊、觯、壶……
先哲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样的一条河流;
可我总觉得,在大学里为了考试而考试的这种历史是会循环的。
一是懒,二是投机,三是实用主义,归根结底,都是人性。
懒,是因为觉得高中辛苦了那么久,好不容易来到了一个爹妈不能时刻唠叨的环境,还不好好地早上睡懒觉晚上王者荣耀,怎么对得起自己之前的付出。如果再加上身边的舍友同学也是这样的态度,很快就会形成一个“任你玩四年”的团队;
投机,是琢磨老师的风格和兴趣爱好:出题难不难?性格好不好?容不容易说话?跟老师关系混好点,至少最后搞个及格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考试前冲一把,很容易就混过去了;
实用主义,说白了就是我学的东西四年后能不能帮我赚到钱。能赚钱的我就学,不能赚钱的就随意了。这常常是大学里见到的最经常的态度。只是我好奇的是,如此聪明的头脑不用来进行高层次的思考,却老是停留在为阿堵物而活的层面,会不会有点买椟还珠了?
我觉得自己当年没别的,就是懒。
喜欢上课听老师讲故事讲方法讲思路,但懒得把它变成自己的一种内在思维逻辑。换句话说,就是“耳学”盛行,却“心学”不足。所以自己永远缺乏一种内在的激情和动力去了解和探究现象背后的纷繁复杂,最后便是人云亦云、得过且过、不了了之。
我导师曾经跟我说:不要把老师当字典。不要去问老师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那些应该是你自己去读书去思考去了解的内容。
老师要教你的,是学术发展的脉络、是学术前沿的进展、是读书治学的正途、是处世为人的品范。
至于大学里的考试,并不是让你去死记硬背条条框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在读书思考后的积累和沉淀,那才是伴随你一生的财富。如果四年过后留在你记忆中的是老师上课讲过的段子和笑声,那虽然不是不美好,但却并不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所在。
所以大一过后,我跑图书馆的次数多了起来,观察学霸们在看什么书的次数多了起来,生搬硬套新概念新名词的次数少了下去,期末熬夜复习的时间也少了下去。更重要的是,我开始体验到了大学的乐趣,一种纯粹的思考学问的乐趣。尽管那依然非常浅薄,可是当你在学有所成的老师指点下,和几百几千年前的先贤哲人进行奇思妙想的心灵沟通时,那种快乐,确实不同于一种物质层面的满足。
所以当我自己也跻身于大学老师的行列时,虽然并非名家,但却也喜欢跟孩子们唠叨几句:多读书,少“吃鸡”。多在平时用功,少在考前努力。
作为老师,最伤心莫过于在最后改卷是看到这样一句话:
希望各位能从我的亲身经历中吸取教训,好好享受人生中难得的纯粹读书的时光。
当然也祝各位期末考试各项顺利,绩点过四,回家过个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