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养,天使坠落
“爸爸,我死了,你不用再花钱养我了”这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学自杀前留给她爸爸的话。
萍生长在一个农村家庭,家中有个弟弟,父母离婚,她分给了妈妈,妈妈在她刚上初中时因犯罪进了监狱,爸爸在外务工,她随着年迈的外婆住,学校的补助和奖学金不能解决全部的生活和学习费用,需要经常向爸爸张口要钱,父亲组建了新家庭,不愿担起抚养责任,她每次向父亲要钱都受尽冷言冷语;高三的一个周末,学校要交一笔资料费,收假当天,老师在学校附近的一个水库里找到了她,但生命永远停留在了17岁。她给她的爸爸和班主任留了一封遗书,老师在班上念完那封信的时候,我们大部分同学已经泣不成声。
也是那时,老师和同学才了解到她真实的情况,除了经济困顿,家庭关爱的缺失更让人痛心。也有一部分人会觉得最坏不过不读书,自己出去打工亦能谋生,孩子为何悲观到以死来解决问题,事件中必须一提的是:她的继母是她的亲小姨,这层亲属关系并没有让她得到多余的关怀,反而使她更加孤立无援,母亲坐牢后,她没有得到家庭该给的养育和爱,在心灵成长的关键期,她对未来的生活逐渐失去向往和希望。于是悲剧在这个成绩优异、心地善良的女孩身上发生了。
此类事情总是让人愤怒与无奈,但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父母不愿担起未成年孩子的抚养责任,没有给予该给予的爱,孩子不能正常接受教育和健康生活,关爱缺失也致使了孩子的心理问题。对于萍的爸爸来说,他并非不具备抚养能力,生活拮据亦不是不养孩子的理由,他只是在逃避为人父母该担的责任。
2019年7月份,在章子欣案件发酵之后的几天,国家发布新政策:“父母生而不养将获处罚”对于那些能够履行而不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父母,将给予失信的联合惩戒。
网友纷纷发声:希望这些必要的惩戒措施,能够警示失职的父母们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孩子是父母带来世间的天使,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的呵护,每个孩子都应当能有食果腹,有学可上,也有父母的爱。
若无力抚养,请尊重生命
前不久,一部热播电影《何以为家》深入人心,12岁的赞恩在监狱里将父母告上了法庭,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他是家里的长子,没有上学,和家人生活在环境恶劣的贫民窟,为了帮忙养活众多的弟弟妹妹,他为当地的杂货店打工,协助父母制作并销售非法类饮品以补贴家用。11岁的妹妹被当做房租嫁给了房东儿子,却因怀孕而死亡,赞恩捅了这个年龄长他数倍的“妹夫”,被关入监狱。他得知妈妈再次怀孕后,起诉控告父母,他希望所有不能好好照顾自己孩子的父母不要再生孩子了。
电影中赞恩的父母为非法移民,孩子们出生就为黑户,不能正常的享受教育和医疗服务,赞恩领着稍大一点的弟弟妹妹上街乞讨或售卖商品赚钱,稍小一些的孩子就被父母想动物一样栓在家中。这部电影一度引发网友热议:“为人父母是否需要资格考试?是否能只把孩子当做性欲的产物而想生就生?”真的值得探讨。
我曾经看过一个案例:一对夫妻婚后生了两个孩子,情感破裂后离婚,离婚时口头约定孩子均随父亲,不要求母亲付抚养费。后来孩子将母亲告上法庭,要求给付抚养费,因为是父亲再婚并又生了孩子,不能够负担他们;母亲称自己也再婚又生孩子,没有能力付抚养费。在法庭上,两个孩子面容枯瘦,穿着破烂,让人心疼。但父母双方都说自己组建了新家庭,生了孩子,没能力负担之前的两个孩子抚养费。
让人不禁想发问:既然没能力为何生这么多孩子?可以去劳作来养孩子,但若已超出自己的负担能力,为何还继续生,让孩子跟着受罪?然而,这是很多只负责生不负责养的父母没有意识到的,谈教育更是奢侈。我小时候在村里时常听到一句话:“养一个孩子是养,养一群也是养。”所以我们村里的人家普遍孩子较多,但真正能让孩子把初高中念完的家庭较少,能够去上大学的更是寥寥无几,初中毕业后,大部分男孩子便出去打工挣钱了,女孩子则在家待两年就会嫁出去。
并非穷就不该生孩子,但是生了孩子就要对他们负责,孩子温饱的基本物质需求应满足,对孩子基础的教育也要跟上。孩子生出来就被当作负担,在父母之间被推来推去,他们真的没有求着父母将他们带来这个世界,孩子不是性欲的产物,请尊重每一个生命,在生命来临之前,先问自己是否做好迎接他、用爱来养育他的准备。
生则用爱养,养则悉心教
2018年民政部相关部门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全国的“事实孤儿”的数量有50万人左右。
此前,这部分孩子一般靠国家低保、贫困家庭帮扶等救助生存,但这些保障标准解决不了孩子全部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只能说是生存。他们一般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隔代教养,观念相差甚远;或者跟着亲戚生活,对孩子来说都不是很好的成长环境。
频发的未成年人案件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父母生而不养造成的。他们没有父母相伴成长,有的孩子即使有父母也跟没有一样,父母对他们毫不关心,不闻不问,任凭其自生自灭,因为没有父母养育,他们只能自食其力,为了生活,他们只能铤而走险。
物质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缺少父母关心也是孩子走向犯罪的一个常见原因。事实孤儿和留守儿童的精神关怀缺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心理调查表明:当下社会,不少孩子自卑与自闭倾向明显,甚至受到侵害也不敢求助。
一位朋友长期致力于儿童和青少年关爱,用她的话来说,要养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不必经济富足,但要让他能吃饱穿暖,让他知道有人爱他,让他开心和悲伤能被倾听,让他能勇敢的去面对困难,对一切事物,即使是挫折,也能怀感恩之心去体验、去成长,这样的孩子,会是个强大且内心充满爱的孩子。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给孩子一个有爱有关怀的童年,若能力不足,可以选择不生或少生,父母是将孩子带来这个世界的人,在孩子有能力独自面对世界之前,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担起自己的责任。生则用爱养,养则悉心教。
愿每一个来到世间的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