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连环画
一
我的第一本连环画是《长空激战》,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那是因为当时外婆只给了我一毛钱,就这一毛钱还是我在地上打滚拼来的。当时还小,哪里知道生活的艰辛。
带了这一毛钱来到圩镇商店,商店连环画不少,但是只有《长空激战》最便宜,刚好一毛钱。于是买了平生第一本连环画,出了商店,就蹲在墙角,手指沾着口水,一页一页把连环画看完了。虽然不识字,我空军的高大形象是深深印在脑海里了。
有了这本连环画,就有资格和小伙伴们交换着看了,那一年我六岁。
这本连环画到底没有保存下来。转年我回到父母身边。
二
跟着幼儿班一同学去他家玩,同学拿出他的连环画招待我们。天呐,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连环画。同学很是爱护他的连环画,每一本连环画都干干净净。,在这里,看了《红雨》,《艳阳天》,《鸡毛信》,《刘文学》,《东郭先生》。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依依不舍的放下连环画回家。想想还有那么多连环画没看,后来又陆续去同学家,把他家的连环画全部看完了。
三
上小学后,随着识字不断增加,连环画基本上全部能看懂了。同学们多多少少都有几本连环画大家互相交换着看,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连环画,一页一页得翻过,多么幸福。
如新华书店有两个好处,柜台里有着很多新的连环画,看到了中意的连环画就准备回家跟父母要钱,由于家里负担较重,因此少有余钱给我们卖连环画。唯有压岁钱拿到手后,立马去新华书店买几本连环画,算是犒劳犒劳自己了。
新华书店后面有一个只对内开放阅览室,里面也有不少连环画,虽然陈旧,但是大多数我们没看过,因此厚着脸皮挤进去蹭书看,管理员也是睁着眼闭只眼。可惜这阅览室也就存在了一年左右时间。
四
其时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找到连环画来看。在恩江二小旁的农贸市场门边,有一尖嘴猴腮的老头,推着一辆改装的板车,车身上搭着一个小板房,里面放着好多好多连环画。板房外几块硬纸板,硬纸板上用圆珠笔写满了连环画书名,对,他就做连环画出租生意,也向小朋友收购他没有的连环画。每本连环画一天一分钱,后来涨到两分钱。因此在我们眼里,这老头就一奸商。尤其是他不仅尖嘴猴腮,还有几根老鼠须。连环画要带回家还要一块钱押金的,当时一本连环画最多也就两毛多。
他的连环画极多,生意也好,每到下课了或者礼拜天,他的板车边上全围着小学生。这老头一天到晚读笑嘻嘻的,也没见过他发火。就是算得太精了,大家不喜欢他,却又不得不去找他借连环画看。记得他做这生意应该有十几年,摆摊位置也搬了好几回,慢慢的他也消失,只是那几根老鼠须记忆犹新。
五
大概是七八年开始,收音机里有了评书,从《隋唐演义》到《说岳全传》到《杨家将》到《大明英烈传》,我们就开始追评书追英雄好汉,相应的连环画一本一本相继出版。我们之所以经常跑新华书店,追评书里的英雄好汉,买他们的连环画。
同时四大名著和一些传统的文学名著也陆续出版了连环画。臂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还有《聊斋》等等。连环画也从以前的革命图书走上了多元化发展。最早的连环画大体都是64K大小,到后来我买《西厢记》已有32K大小。同时也有现代文学作品改编成连环画的,比如《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苏联的《青年近卫军》等。
如此精美丰富的连环画陪着我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三年级后,认识的汉字更多了,再看连环画已经觉得不过瘾,就开始搬起大部头小说来了。当时我看的第一部小说应该是《大刀记》,书破破烂烂的,开篇二十来页好像被老鼠啃坏了,书本极厚。看完它花了我一星期。
《说岳全传》和《西游记》两套连环画我们是买齐了的。有一年春节,亲戚带着孩子来家拜年,我们兄妹几个也出去拜年了,结果两套保存完整的,制作极其精美的连环画被亲戚家孩子借走了,而且也没有还回来。
后来再也没买连环画了,连环画还有一名字,叫小人书,我以为这名字更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