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营中,社区运营是比较繁琐的一类,因为社区运营同时包含了用户和内容两个部分。做好社区运营就是做好由用户——内容——用户这样一个闭环,最终实现的是将用户创造的价值回馈给用户,从而在社区内形成内容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互动。
内容生产
首先,社区主题确定
如果你运作的是一个综合性的社区,那么开端也要有一个大概的风格,比如果壳网的特点就是科技、专业的行业知识、达人等。
如果运营的是一个相对垂直的社区,那么主题的作用就格外重要了。比如你做一个旅游的社区,那么是主打摄影?还是路线规划?还是优惠信息共享?
一个社区主体的确定并不意味着只能围绕着一个主题打造内容,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随着社区的成长不断向外扩散,由点及面。主题是在初期开始运营时的一个着力点,缺少这个点,内容的早期产出将是极为分散的,不能够聚合使用。
社区规则制定
一个良好运转的社区一定是有秩序的。
对内容的规则:内容上需要有一定的发文规范文字字数、图片大小、敏感词等,什么样的内容该发,什么样的内容需要屏蔽,相关规则需要明确。
审核的介入,这里有两种一是人工审核,二是机器审核。人工审核成本高,效率低,但准确度得以保证。机器审核成本低,效率高(最关键),但是难免有疏漏,更有不少人利用漏洞绕过机器审核。所以,通常人工审核与机器审核都需要。
对用户的规则:对用户的激励机制与惩戒机制的制定,用户的激励机制在形成一定用户规模后,需要提升用户活跃度的时候来做,早期可以做一些基础的激励搭建比如签到、点赞、收藏。主要的激励机制有积分,加V、用户等级、虚拟货币等。
有激励机制相应的也有惩戒机制,相应的有删帖、封号、等级降级等。
值得注意的是积分、虚拟货币还需要相应的消耗机制,只有积累没有消耗那等于白做这些规则了。
这些在产品中社区规则要有体现,加强用户引导特别是激励机制要让用户知道,在这里你能收获什么。
内容运营
社区的早期运营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人的内容产出,慢慢积累一些内容,并且奠定社区风格,引导早期用户内容产出。另一个是活跃用户培养,比如使用邀请手段,促进用户参与话题(主题)讨论。再比如专题活动开展,聚合同类用户。或者配合激励机制,比如上首页等手段促进活跃用户。
当社区用户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需要进行用户分层。通常,20%的用户提供了80%的内容,另外80%的用户则是内容消费者。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指标比如发帖数、获赞数、被收藏数、粉丝数等来获取站内的高质量产出用户。这时候运营人员更多的是引导、促进用户产出,而不是自己产出。
社区成熟期,这时候相应的放权给用户,形成自运营。比如话题的形成、热点的推动等。运营需要做的是管理用户规范内容和聚合内容(置顶或者热点专题)。
优化生产环节
内容生产环节也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从内容形式出发,文字、图文和视频以及未来可能的VR、AR都对生产环节有着不同的考量。
最常见的生产环节不佳的例子是微信公众号后台,由于微信后台早期体验不佳(现在也不咋地)衍生出了许多以公众号编辑为主要功能的产品,比如135排版、i排版等编辑器。
这部分需要与自家产品特点相吻合,以图片为主的产品,需要优化的是图片上传速度,能承载的最大图片是多大等。以视频为主的能够接受多少视频格式?什么大小?这些都是需要考虑。
内容呈现
目前内容主要是由人工推荐和算法推荐为主,人工推荐是一种父爱的推荐形式,特点是千人一面,推荐给用户什么用户看什么。算法推荐是一种母爱推荐形式,特点是千人千面,基于对用户喜好的采集,有针对性的进行内容推荐。
两种推荐方式各有利弊,不少内容产品使用的是人工+算法的推荐方式,简单来说,主要由PGC生产,内容数量少的时候,人工推荐更适合。而由UGC生产,内容数量多,易出现内容上的马太效应,更多的内容得不到曝光,这时候,算法推荐更优。
如果采用人工推荐方式,需要运营对产品、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因为你推荐出去的内容将代表了社区的调性、风格。主要形式有置顶、精品推荐、专题分类等。
采用算法推荐,则需要与负责算法的同事来确定相关策略,是原创权重高还是获赞数权重高?以及获取用户行为数据等。
内容消费
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引导用户在内容消费环节对于消费内容时的行为,给生产者以反馈。目的是促进用户间的互动交流。
可以通过以下行为:关注、点赞、收藏、打赏、评论、分享,来促进用户在消费内容时留下相关行为。这些行为需要与用户激励机制相接轨,这些也是激励用户活跃的方式。
通过其他环节与用户行为的配合来促进用户间的交流也是常用方式,比如在推荐上提高评论数量的权重,则会很好的提升评论的氛围。
社区运营中的三个环节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来做出合理的选择。最后我们回到开篇的示意图,我们能得到下面这张图。简单说就是:用户产出内容——高效的内容呈现——促进用户活跃。
不同类型的社区,使用的方式方法会有差异,但最终的目的都是相同的。
YWNWA 2017-09-20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