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句话:聪明人可以将薄书读厚,智慧的人会将厚书读薄。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读书的过程,任何一本值得反复去读的书,我们都会经历这样一个由薄变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比方,新学期开学拿到的教科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上面会划满重点,记满笔记,由薄到厚,等到复习阶段,你需要提炼重点,转化应用,由厚到薄,掌握知识点。
市面上有很多教人阅读的书,比如:快速阅读法、分析阅读法、主题阅读法。这些方法都可以让我们把一本书读厚。也有很多人就此止步,认为阅读工作已经完成,其实不然,把书再读薄才是关键环节。
那么怎样才算把书读薄呢?
前几天,听了帅小冰老师的一节阅读课,里面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她的朋友写了这样一段话:他带我走出丛林,穿越迷雾,走到十字路口,在面对无数路标时又突然不见。他的成功,是他的人生,而眼前的黑暗和未知,需要我自己去点亮,他告诉我公式,给予我思路,至于人生一连串应用题,他再帮不到我,他把方法告诉我,让我知道痛苦,还让我去经历痛苦,他当然是彻头彻尾的一个坏人。
小冰老师看完后提炼总结为一句话:“有的人,他是桃花源里的山之小口!”
一百多字的一段话,用十三个字说明了其含义,而且还包涵了自己对文章的思考升华。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成百上千,如果不加以思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的大脑只会越来越混乱,最终导致生活越来越焦虑。这也解释了我们常听的那句话:“为什么我们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读书不在于你读的又快又多,而是看你读完之后,可不可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再把自己说出来的话应用到自己生活中,如此才算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