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放学,我当起了亮亮的学生,他是美术老师,教我画公主。
他要我严格按照他画的一模一样,一样的线条,一样的颜色,一样的起笔收笔位置。我感觉很有压力,小心翼翼,但还是没有达到要求。老师对这种情况不太满意——先是大声说“这样不对,擦掉!”,没等我动手,就把我画的线条擦了;然后又说我选的颜色不对,用橡皮擦颜色,没有擦掉,发起怒来。
“我需要被温柔的对待”我告诉他。老师显然在情绪中,并没有听到我的话。他大喊着:“来,罚你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罚你一万块!”
听到他这样说,一种烦燥在我的心里升起,我大声说:“凭什么要罚我,我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我需要创造性。”
听到我的反击,他也许感受到了挫折或者指责,他决定采取更直接的武力手段。“我要打你”他说着,拿出了我敲背用“金刚锤”。和爸爸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时,这是他当警察的道具。他举着金刚锤,一副大权在握正义凛然的样子。
我看着他的眼睛,对他再次慢慢的重复“我需要被温柔的对待”,我把我的需要通过这样的既慢又长的方式告诉他。
他还是打了我,显然,我的需要他并没有看到,或者不愿意尊重。我抢过锤子,打了他一下。
亮亮显然受了很重的“伤”,泪如雨下,特别委屈。“我受伤了,受了很重的伤,腿不能动了,瘸了,需要用拐杖才能走,还要住院才能好……”他找来一根棍子,瘸着走来走去。看来,这一记锤伤,不但伤在了筋骨上,还伤在了心里。我并不愿意做一个使用暴力的妈妈,在那个当下,我愿意做出和他一样用锤子解决问题的选择,是因为我想让他看到——有些事,要承担后果。面对一个受伤的孩子,此时此刻,我愿意选择用倾听的方式,帮助他看到自己和妈妈的内心。
“你现在很痛,腿很疼。心里有没有受伤,很难过?”“那你现在怎么样会好过一点儿?抱抱吗?”
我的真诚打动了他,他说是的。我抱着他,过了一小会儿,问他“你喜欢被温柔的对待,是吗?”“妈妈和你一样,也喜欢被温柔的对待。你在用锤子打妈妈的时候,我心里也特别难过,悲伤,我想跟我的儿子亲亲密密的做好朋友。”我再次把我的感受和需要传达给他。“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你还愿意用锤子解决问题吗?”“你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吗?”
一问一答,我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最后,我说“我们和好吧”,他同意了,我们用跳舞的方式庆祝了我们的和好。看来,在需要温柔的背后,我们都需要一种连接,一种温暖。第二天早晨,亮亮刚醒来,笑着问我是否记得昨天的事。我问是什么事,他说:是我们和好的事儿呀!看来,风雨过后,因为和好,孩子记住的是美丽的彩虹。打没打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和好。
通过这件事,我对非暴力沟通中的“把双方的需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什么是溺爱?在我看来,在溺爱中的孩子,注意力只放在自己身上,只看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很愤怒,我就要**,不给就不行!”妈妈放弃对自己感受和需要的觉察和表达,有时违背自己的意愿也要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什么是“尊重”和“平等”?在我看来,就是做为妈妈,既看到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同时,也不放弃自己的,和缓也好、大喊也好,找准时机,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真诚地表达给孩子,并确认他是否听到(请求确认,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没有控制,没有指责,我们所表达的都是内存活生生的东西,我相信,这样的表达,对方一定可以感受的到。
“把双方的需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量”,多美的状态呀,我可以蹲下来看孩子,也可以把孩子抱起来放在桌子上彼此对视,总之,目光平行,内心温暖,我既能够看到他,他也能看到我,这,就是懂得。经历过风雨,才能看到彩虹,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