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有关于史铁生的评价当中,有一句话是说史铁生“笑看生死”。我认为是不对的。我觉得,“静看生死”倒是更妥帖些。
中学时期第一次接触史铁生的文章,是那篇最经典的《我与地坛》。这些年来,我一遍又一遍的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我与地坛》的体会也逐渐的加深。
史铁生是在双腿瘫痪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无意间来到地坛的,他在地坛的古旧安详的气质里找到了一方安静的天地,自此成为了地坛的常客,直到十五年后写《我与地坛》,"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抒发了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在《我与地坛》一文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失意的青年,命运对他施加了诸多残忍,他也并没有像各种鸡汤励志文的主人公一样如何奋起战胜命运。他只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里来到了地坛,在这个安静的世界无限度的扩大自己对于痛苦的思考。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正如文中所说,史铁生就是这样,遇见了地坛。
在地坛,史铁生得以清楚的思考很多问题。关于生,关于死。大概是命运的不公让他太过难以接受,这个失意的年轻人也是终日思考我为什么活着,以及死亡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因为开始直面死亡,所以史铁生获得了灵魂上真正的安宁。在他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他对于死亡的平静传递给我们的力量。我常常想,也许正是这份苦难赠与了史铁生超于常人的清醒,让他真正做到了“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是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提出的死亡哲学概念。这个概念其实是站在哲学理想思维的高度,用“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内在“生”的欲望,以此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活力。这个概念跟我们中国人常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有着相似之处。
我想,史铁生正是因为做到了站在“死”里面去看待“生”,才能够发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当然,史铁生也是幸运的,他有一双能写文章的手,记录下了世间所有巧妙的安排,最后又通过文章将这份“幸运”带来的安宁传递给了我们。
在他的文章里,我不仅能看到关于生死、关于人生的思考,我也能在一些文字当中体会到一个在内心真正平静的状态下的人看到的景象——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我从未去过地坛,但是看着这样的文字,就好像在我心里,种下了一个地坛。
所以,地坛我更是不能去了——因为我怕,我看不到史铁生眼里的地坛。
我看史铁生的文字就够了。
在多少个苦闷的夜晚,我都伴着音乐读《我与地坛》。几年来,读这篇长长的散文,已经成了我发泄不良情绪的最佳方式,体面,效果又好。生活总是给我们出各种各样的难题,很多问题我们想不明白也没有答案,想俩想去无非徒增烦恼。为什么不能学会置身事外呢?你来这个世上走一遭,各种味道总是要体验一回的。少年时不停的大考小考直到高考——青年的努力奋斗却依然困顿迷茫——或许将来还会有各个阶段里不同的状态,但是我们总要学会在意识到理想遥远的同时,仍然不放弃心里那份对美好的渴望。
所以,一切烦恼,对于我们的人生都是打扰。
人生本就短暂,我们没有能力让自己的人生没有烦恼出现,那就应该学会在不同的节奏里跳舞。正如史铁生所说:
“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愿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能够让自己获得平静的地坛。
我听说有一种死亡体验馆,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一定会去体验一次。在直面死亡的过程中学会珍惜自己生命里的每一天,即便是烦恼也要学会在苦痛当中沉淀自己,在平凡的景色当中体会每一次的不同,感念苍天,不负此生。
最后,放一段史铁生02年写的文章《想念地坛》的选段吧。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便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经不在地坛,地坛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