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饭碗子里面保民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只有猎枪。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逝世。噩耗传来,五月之殇,天降痛泪,万人空巷。上下五千年,悠悠三百代,君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粒米度三关,颗麦须弥山,中华粮仓满,不负社稷坛。禾下乘凉,济我中华,栽满全球,兼济天下。呜呼,大哉袁公,壮哉袁公。
一粒小小的粮食,到底有哪些故事。
上古先民,茹毛饮血,狩猎渔鱼。每天的生活只能靠上天的恩赐生活。虽然捕之兽,渔之鱼,辅山中野果,但是食不果腹是经常的事,再加上火的利用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那时候还是原始母系氏族的时代,这些也就是那些记不到史书上的史前文明状态。
随着时光的慢慢荏苒,中华民族在神州大地上,逐渐发展成为农耕时代。一画开天地,人类在天与人之间划了一个“一”,这既代表着文字的发明,也代表着结绳记事,是文明开始有记载的发端。由于进入的农耕文明,中华民族与这一粒小小的粮食结下不结之缘。人们开始采摘五果:枣、李、杏、栗、桃。培植五谷:稻、黍、稷、麦、菽。驯化五畜:牛、犬、羊、猪、鸡。培植五谷:稻、黍、稷、麦、菽。收割五菜:葵、韭、藿、薤、葱。《黄帝内经》上说,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助,五菜为充。而且分别将以上各类食物的习性也说的很明确。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五谷,也就是粮食,对于人类的繁衍发展最为重要。
结合今天的实际生活我们也能想得出,我们的身体不会说谎。一个人如果三天不吃饭,在得到食物的时候,只要有馒头和大米饭,吃下去是最舒服的。几天不吃饭的人,如果忽然单纯以肉类,或是水果作为食物吃的特别饱的话,在极端条件下,人是会生病的。
中华民族之所以被认为是精致的农业文明,是因为培植了五谷,在没有科学助力的情况下,全靠一代又一代人经验培育粮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仅以“粟”为例,也就是小米,这是上古先民经过无数岁月的努力,从狗尾草的草籽中不断培育而成的。它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关系最为深远。甚至于我们的身体本身就认识它,以它为养。所以说,如果生病了,特别是肠胃方面的病,家里的老人不会让病人吃那些大鱼大肉,而是做一些清淡的菜品,并且配上一碗浓浓小米粥,特别的养人。
很多历史学家也认为,稻起初并不是五谷之一,认为它应是水稻,应该产在南方,而上古的时候,南方还是蛮夷之地,没有文明发生。其实,中华民族在水稻之前还有旱稻,也就是种在田地里的稻子。这已经由考古学得到证明。即使是这样,在很漫长的年代里,我们的民族始终是以靠天吃饭为主,如果要是遇到旱灾,到底是颗粒无收,人们因饥而死是仅次于战争和瘟疫的主要原因。
粮食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史书上记载的非常详尽,在此不用赘述。兵家常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封建时期,历代皇帝第一件事就是为普天之下的苍生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是今天的北京,还有地坛,也就是社稷坛,那就是用来祈祷丰收祭祀的。社,为大地;稷,为五谷。以至于社稷和天下和民心紧紧连在一起。一粒米,养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以至于道家思想中,特意把“精氣神”作为修身养性的法门。
今天,我们感念袁隆平先生的伟大功绩,是因为他研究出了可以在沙漠,在盐碱地,用海水种植的杂交稻,而且达到亩产1530.76公斤,水稻仿佛有了生命情感一样,可以高产、抗病、抗寒、抗倒,这曾经是不可想象的事。而今天,我们装了天下粮仓,而且远播世界他国,兼济天下,意义非同寻常。同时,我们把自己的饭碗牢牢的端在了自己手中,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的丰收梦,这是何等功绩。
我辈无可回报,应当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当下幸福生活,吃饱了饭,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的贡献力量。或许这就是一粒粮食最朴素的意义。
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