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说人理性跟感性之分。但是《理性动物》这本书却给了我们一个新颖的观点,那些看似感性的决策,本质上还是理性的表现。
书中说,人类决策是为其进化目标服务的,因此很多决策是在潜意识之中基于进化痕迹而做出的。而人类的进化目标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情况下会唤醒潜意识中的次级自我。
原来大脑中存在的并不是单一的管理系统,而是结合了很多独立的系统,它们都在运行着不同的子程序来解决不同的问题。人们往往会根据环境的不同,展现出不同的状态,比方说同一个人在某些时候会渴望趋同而另一些时候却想标新立异。
就像很多人不容易了解自己一样,其实我们有很多次级自我,即实际上有很多个真实的“我”,并非只有一个。然后人会想计算机一样准确的运转,根据不同的信息输入进行不同的处理,大脑会根据输入的信息调用不同的刺激自我进行处理。我们的7位次级自我各自负责一个基本的进化需求,与需求金字塔层级一一对应。
了解了这个观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年轻貌美的女性更容易收到男性的喜爱了,因为这是生殖力的提现,年轻貌美有利于后代的繁衍。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既然这些决定都是理性的,因此这些决策都是正确的,或者说最符合当下的情况的呢?个人认为并不尽然,进化的速度是极其缓慢的,工业社会以来很多变化已经超出了原来我们的身体的已有认知。比方说,农业社会很少注重协作,自给自足就好。而现代社会到处都需要协作,需要契约精神,这些以前的基因里是不具备这些因素的,需要后天的环境不断的影响和强化。比方说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人们要从心理上接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身体上根本就没有理解的基础,因此从进化的角度上完全认知它,需要一个更漫长的过程了。
那既然选择是理性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又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正确,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我们的决策呢?我们是否能够因为他是理性的就不考虑这个决策的正确性,是否能够迁就现在看来正确就不考虑理性层面的次级自我?
人实在是太复杂的动物,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深层次的原因,近因与远因可能会完全不同。《理性动物》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思路,让我们能够更深程度上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再沉溺自责。但也从另一种角度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对自己有更严苛的要求,跳出常见的逻辑怪圈,更清晰的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