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古今奇闻趣事,传递世间真情善意。大家好,欢迎来到诗文书画汇,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452期,如果您喜欢,不妨给个关注!
今天给大家讲一篇发生在古代的一则民间小故事。看过这则民间小故事,希望大伙都能明白故事背后的寓意。
文白不多言,咱这就开讲这则民间小故事:
在古代的滕州,有一个叫李才的书生。其父死于兵荒马乱,尚有一老母亲与他相依为命。
一日,书生李才去镇子上卖字画,却遇到一位故友。二人多年未曾相逢,便相约去镇子上的醉仙楼里饮酒话家常。
二人觥筹交错,聊得不亦乐乎。待到三更末时,二人这才互道离别。
书生李才家离镇子有20里的路程,此时夜色已晚,阵阵清风徐来,书生醉酒行步在回家路上。四周虽黑暗无比,但他的心情格外爽快。
毕竟故友相逢乃是一件乐事!
行过一片荒坟时,书生就瞧见身边不远处有两盏亮光,在清风中,那灯光飘飘忽忽,这引起了书生的注意。
他转身向着灯光之处行去。
没走几步,那灯光之处却飘来悠扬的唱曲声,书生停下脚步仔细一听,那曲子正是易安居士的《武陵春》。
词句如此让人揪心,曲调听起来是悲凉之极啊!
书生继续前行,走近一看,却是一对母女。那母亲怀中正抱着一个小女孩,边唱边哭。
“天色这般的黑了,敢问大嫂为何在此哭泣?是否需要小生帮忙?”
那位母亲抬头看了看书生,再次低下了头。
“我本是这村中的寡妇秀兰,奈何孩子前些天偷偷跑了出去。我找她多日,又是想我那短命的夫君,又是挂念我的女儿。今日才将她找到,所以我才在此哭泣。”
“团圆了便好!不过,大嫂说也是本村人,怎么小生未曾与你谋面过?”
那位母亲没有接话,只是将头埋了下去。
“我这里有些银两,且交给大嫂,拿去买些吃穿吧!”说完书生弯腰将钱递到了母亲手上。
那女子到没有推脱,连忙上前鞠躬感谢。书生摇摇头,转身回了家。
回到家,母亲早已睡下,书生不敢打扰,便宽衣上床休息。
第二日,母亲问他去了哪里,为何四更时才回家。
书生则说:“昨日卖了字画,幸遇一位故友,我与他吃了些酒。”
“那到无妨,只是下次要早些回家,外面太乱了。”
“谨遵母亲教诲!不过,娘,咱村中可有叫秀兰的妇女?我昨日见她在荒坟边唱曲,怀中抱着一个小女孩,您可曾识得她?
母亲听闻大骇:“秀兰和那小女孩?这对母女我当然知道!不过在你还小的时候,那娘俩就没了。”
“没了?那我昨日看见的岂不是……”
“那母女俩很可怜。前些年经常有人在晚上看见她娘俩,也经常在那里唱曲。那秀兰的夫君外出赚钱时,遇到了歹人,便一命呜呼了。得知消息的秀兰差点疯掉。原本不宽裕的家更加的雪上加霜。
一天,秀兰去地里干活,她家的小女儿不见了母亲,就外出寻找,结果淹死在村头的那条河里。秀兰知道后,彻底疯了。我们就劝她,可秀兰思念夫君和孩子,于一晚也跳了河,去找自己的夫君和孩子团圆去了。唉!可怜的一家人啊!”
书生一听,这才恍然大悟。
“昨夜我看她们可怜,便给了她母女一些钱财,看来也是用不上了。”
“你气色很好,想来无恙。之前但凡见过她母女的人都没有好结果,这是你的善心救了你啊!”
李才沉默不语,随后走出门去。他来到昨夜碰见那母女的地方,低头一看,那些银两却在荒草里摆放着。
结语:
故事中的书生李才,正是有一颗慈悲的心,才让他免于此次祸事。
正所谓:人心向善,鬼也敬之啊!
好了,本期故事我们到这就讲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个爱听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目的是借故事来明事理!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感谢大家的支持!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