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从古至今,能够善终的人寥寥无几。如果还能做到君主不猜忌,同僚尊敬,百姓、下属爱戴,那样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谁?他就是郭子仪。他能够独善其身的秘籍是什么?
郭子仪与李光弼虽然同朝为将,但两人的关系并不好。在河北发生叛乱时,郭子仪推荐李光弼,李光弼觉得郭子仪要害自己。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
一个人如果与他人有隙,在自己的位置比对方高的时候,能够做到无害人之心,已属难能可贵了。而郭子仪不仅能够做到不加害对方,而且在有重大任务的时候,还愿意举荐对方,这样的性格,又怎能不受他人尊敬呢?
“宦官”一直以来都是小人的代言词,不少忠臣良将都是死于宦官之手。而郭子仪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宦官横行”的朝代,其中自然也免不了被妒忌、被诋毁的局面了。但郭子仪不仅没有因此被害,在最后还能够平安无事、博得同情。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大历二年(767年),郭子仪父墓被盗,传言是大太监鱼朝恩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忌恨郭子仪,这种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因为这件事朝廷炸开了锅,一致认为郭子仪会造反。出乎意料的是,郭子仪并没有兵变,也没有追查鱼朝恩,而是向肃宗哭诉:“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摧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这段话一说,让肃宗十分感动,也让鱼朝恩感到非常惭愧。
回到府中,鱼朝恩给郭子仪写了一封信,一方面表达了懊悔之心,一方面也想请郭子仪叙叙旧。当时的丞相元载怕他们关系和好,暗中派人告诉郭子仪说鱼朝恩想谋害他。郭子仪的手下知道后,让郭子仪别去,要去也要带上三百卫士。郭子仪大笑说:“我是国家大臣,他鱼朝恩没有皇上的命令,岂敢伤我”。于是只带数个书童就过去了。
鱼朝恩看到郭子仪只带数位书童,非常感动,说:“除非是您这样的忠厚长者,换个人能不怀疑我吗?”从此,鱼郭交好。
这件事上,让我们看到了郭子仪的心胸,面对伤害过自己、诋毁过自己的人,依然能够包容对待。也看到了郭子仪是一个非常善于审时度势的人,他知道鱼朝恩是当今皇上最宠幸的人,知道这样的人不能轻易得罪,所以在自己父亲的墓被盗,知道是谁干的,也不轻易表态,而只是说这是天意。
元二年(781年)六月十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5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这句话就是对郭子仪这一生最好的解释。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道杂说”,那里才是我的主战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