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最喜欢听妈妈讲故事。她的故事有些是听外婆讲的,有些是自己编的。但对我来说,妈妈讲的故事开启了我对善恶好坏最初的认知,丰富我精神内涵的同时,教会我尊老敬老爱老。
妈妈讲的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个男人,对他的妈妈很不好,总是无故地打骂他妈妈,但他的妈妈却一直很爱他。他牵着牛在田间犁地,没有耕作能力的妈妈会为他做好饭菜,送到田间来。他从没发现妈妈的好,认为妈妈为他做的都是应该的。直到有一天,他在地里挖土,突然看见树上一只大鸟衔着食物一口一口地喂着小鸟,他身受启发和感动,决心从此对妈妈好。
正在这时,妈妈给他送饭来了。他一改往日的凶煞,一边向远处走来的妈妈招手,一边大声地喊着“妈妈,您辛苦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敬您。”但妈妈耳朵很久以前就聋了,她看见儿子不断挥手地样子,以为儿子在责备她送饭晚,害怕挨打的妈妈放下手中的饭盒急匆匆地就跑了。儿子不知道妈妈耳已聋,以为妈妈是不肯原谅他,追在妈妈的身后不断地恳求着:“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再也不打骂你了。”妈妈一边跑,一边哭,嘴里不断地念叨着:“儿子,不要打我,不要打我”。母子俩都跑了很久,跑到一处悬崖边时,无力再跑的母亲无路可跑,儿子走到妈妈面前正准备下跪忏悔时,妈妈害怕地转身跳下了悬崖。
听到这个故事时,我大概6岁,能够感知一点点故事中儿子的悔恨和母亲跳崖的可惜。听到讲儿子打骂妈妈时,我很不喜欢那个儿子。听到儿子追着妈妈忏悔时,我好想耳聋的母亲能够停下来听到。我不希望故事的结局是这么令人伤感,久久地沉浸在故事中,皱着眉头呆呆地望着妈妈渴望她修改结局。这时,妈妈会问我:“以后妈妈老了,不能干活了,你会不会像故事里的男人讨厌妈妈打妈妈呢?”“不会的,我不会打妈妈,我要一直爱妈妈,长大后,我要给你买糖吃。”妈妈笑了,我也开心的笑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做个孝顺的孩子。
妈妈不仅用故事教育我们做个孝顺的孩子,她还用自身的行动为我们做好尊老敬老爱老的榜样。比如,妈妈教育我们尊敬长辈,看到长辈要打招呼;长辈来家中做客,要主动为长辈递上热茶;家里买了好吃的菜,妈妈总是请爷爷奶奶先品尝;每逢周末或是放假,她还会买着外公外婆喜欢吃的或是需要用的东西带着我们姐弟俩去看望外公外婆,顺便在路上给我们讲讲身边发生的事或是一些她听过的故事。
“给你们说嘛,前几天小王被雷电打死了。”
“为什么雷公公要打死他呢?”
“我小时候听我妈给我讲过的,那些对父母长辈不孝顺的,或是经常做坏事的,被雷公公发现了,雷公公就会把他找到,然后一声响雷下来把他当场劈死。我以前还不相信是真的,但小王对他妈很不好,没想到真的就被劈死了,看来还是孝顺一点好啊,人在做,天在看,好与坏雷公公知道的清清楚楚。”
我和弟弟听得如痴如醉,一边想象着雷公公的威猛和正直,一边悄悄回忆自己的品行,并暗自庆幸我们没做过坏事,不会被雷劈。
当年听故事的小孩现在长大了,妈妈讲的故事却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那些故事陪伴着我的童年,丰盈了我的精神,让我在成长中时刻不忘尊老敬老爱老。曾经喜欢给我们姐弟俩讲故事的妈妈现在有些老了,但她讲起故事来依旧是滔滔不绝,当年她口中“雷公公打人”的故事早有正确的科学解释,可我还是愿意相信她讲的“坏人或是没孝心的人要被雷公公劈。”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尊老敬老爱老的精神和品质,因为我希望我的妈妈能回到那个年轻、健康、美丽的青春时代,因为我还想我妈妈看到我儿子的儿子把她曾经讲的这些故事给他的孩子听。
我不要做故事中追着妈妈忏悔的人,我不要自己的妈妈跳崖,我不会被雷劈,我是个尊老敬老爱老的人。在匆匆的岁月里,能够遇见,并且成为一家人,这样的福气和运气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所以,别让父母长辈等我们的爱太久,别让他们的心里常含泪滴挂满忧虑。让我们珍惜彼此相处的时光,常回家看看,为他们洗洗衣服、做做饭,让他们每天的脸上挂满笑容,充满幸福和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