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选择磨难是一种态度,战胜磨难是一种成长和升华(读书笔记)
(村上春树痛苦的自行车训练经历,带给我的启发和思考)
今天,阅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第八章,关于村上春树训练铁人三项中骑自行车训练的内容,随着阅读的递进,内心就像跟随着村上春树骑自行车的状态波动起伏不止,他的态度、执念、勇气和坚韧,像神一样地存在,让你感动和敬仰。
村上春树,参加铁人三项赛前,都要进行刻苦地训练。每天一至两小时,沿着侧风极强的海岸一个劲儿的猛蹬自行车,每次训练,从大腿到腰部肌肉都会僵硬,又酸又痛。
他们竞赛用的自行车需在踩下踏板的同时,将它向上方提拉,踩下,提拉,这样来提升速度,所以,需要尽量协调地维持脚的这种循环,练的双脚肿胀疼痛。
他说:“像这样,做到用肌肉肿胀不已的双脚也能跑步。这当然不是让人欢天喜地的练习,但不能牢骚抱怨,因为正式比赛时,这些都将原封不动的重演。”
在他第一次进行近一百公里的长距离骑车时,因为疲倦至极,头脑昏昏沉沉,稍稍疏忽了"仰头面向前方"的原则,从正面狠狠地撞上了一根金属桩子,自行车的前轮软绵绵地变了形,他一头栽了出去,等他回过神来,已经腾空飞了起来。
好在脑袋有头盔的保护,无甚大碍,否则定是重伤。只是手臂在混凝土路面上擦破了皮,疼不可言。
但村上却说:“只受了这么点轻伤,真是不幸之中的大幸。我周围就有好些人摔得比这惨多了。许多时候,要想实实在在地掌握什么,肉体的疼痛必不可缺。”
所以,受伤了还是继续坚持训练,身体承受的风太强,汗水刚刚流出来,立刻就吹干了,口干舌燥。置之不理的话,就会立即出现脱水症状,脑袋也会变得懵懵懂懂。
村上春树说:“在铁人三项赛前的几个月,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得完成这种练习。我一面自暴自弃地哼着布莱恩·亚当斯的《至死都是十八岁》中的叠句,不时地诅咒几句这个世界,一面将脚踏板踩下去,再提拉起来,让双腿记住这转动的速度。”
阅读和感受村上春树刻苦训练自行车的过程,脑中一直萦绕着的就是他书中引用的"痛苦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这句话。
是的,苦楚只能自己坦然接受,磨难,是可以接受挑战,或者选择逃避。但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却一直选择磨难,选择挑战。
当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伤心、痛苦、磨难和感伤,
有时必须面对,有时可以逃避,但更多的是需要调整自己。
而村上春树选择的这些磨难,是可以逃避的,也不会被人说,不跑步而已。但是他决定去做的事情,都有一个他的原则: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绝不中途放弃。
而且坚持了几十年,这也是他能把跑步写成一本书的原因。
跑步中强健身体,跑步中锻炼意志,跑步中疗愈自己,跑步中修炼心灵,跑步中思考人生,跑步跑出了村上春树的人生哲理。
迟子建说过:“如果作品一味地展览苦难,却没有希望的微光闪烁,这样的苦难就是真的苦难了,而如果苦难里有柔软的光影浮动,苦难就不是深渊,它会散发着湿漉漉的动人的光泽。”
我想,村上春树大概也是这种心理吧?苦难于他,从不逃避,而且面对意外和疼痛,他都会以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去面对和坚持。
所以,练的双脚肿胀疼痛,还是继续坚持,因为比赛时总是这样,是运动员的常态,如果因为双脚肿胀而不去训练,对他而言,是对比赛的敷衍,这不是他的性格。
训练途中发生意外,身体受伤,他的心态是“还好没有大碍,其他人受伤比他重多了。”
我想:村上春树,一面选择自己面对痛苦,一面想到众生的这种苦难,对他来讲也许是一种升华和沉淀,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形成他的格局、态度、性格、哲理和境界,促使他在写作的道路上,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
俗话说:一个作家的气质,就是他作品的气质。
通过阅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之所以爱不释手,慢慢品读,是因为被他的气质所吸引,被他的态度所感染,被他的魅力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