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月30日回了家,到现在算算也有一个月了。7月过完了,可我还什么都没做。感觉每一天都累到脱力,而这种疲惫仅仅来源于每天日复一复的从床上躺到沙发上,再从沙发上挪回床上,却瞪大着眼睛熬到深夜一二三四点。等着天慢慢亮起来的时候,是无奈也是煎熬。
前几天和舍友约出门,是已经一个星期没出门的宅女了。在小区里还堪堪的有树木挡着,拿着门卡出门的一瞬间,感受到了所谓炎炎夏日。我家门前有座桥,走过桥的时候,蝉鸣大的吓人,滋滋滋的叫得我脑阔疼,太阳毫不留情的晒下来,勉勉强强涂得防晒霜,仿佛都从脸上留下来。带着墨镜仿佛抑制了什么血管的流动,感觉脑后神经自顾自的突突跳着,我脑子一阵眩晕,强自站定,忍住了差点要倒下去的冲动。在此之前,我几乎连续一周都是两三点睡了。
01
我一直羡慕那些没有门禁的女孩。
窝在被子里刷着空间、朋友圈,看见列表里一两点的动态。昏黄的灯光,寂静的街道,两三个人;或是一杯鸡尾酒,泛着有点微醺的汁液,肆意流淌……我总是忍不住的羡慕。也许人总是期盼着自己缺少的事物吧。我不止一次的渴望着,有一天,能和我最好的闺蜜,坐在马路边,撸着串儿,喝着酒,不顾形象的放声高歌,喊着“友谊万岁”,发张模糊轮廓的自拍,证明我们的肆意妄为,青春无畏。
可这些只能靠想象。真实的每一天,都是关了灯后,暗戳戳的盯着那一方小小屏幕,看着别人的纸醉金迷,兀自颓废。回过神来,又2点了,要睡了吧。在悄无声息的夜里,把手机远远的搁在床头柜上,就像自己远远的愿望,闭着眼睛,再想一会儿若有似无的心事……再一睁眼,又是第二天中午了。
高考刚结束的时候,满心满眼的期待着自己的毕业旅行。高中的四人组在沉寂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再次热闹起来。
去北京,去看天安门的波澜壮阔?去西安,去街头小巷品尝美食?去成都,去宽窄巷子里合影留念?去……
以上都是瞎想。
真实的情况是那么现实而令人失望:
>“我去问下我爸妈,他们应该是不让我在外面过夜的”
>“估计不行吧,我妈说四个小姑娘出去太危险了。”
>“ 算了吧还是,以后再说吧。”
然后这个以后,在各自踏进大学的校园,开始全新生活之后,再也没有被提起过。
后来那个原本期待满满的夏天,到底还是和朋友两个人去了次杭州,不过是一日游。双方父母都不同意在杭州过上一夜,于是在西湖边吃了顿味千拉面,看着饭后来压马路的男女老少,叹息着时光流逝的速度之快,又乘着高铁踏上回家的路了。
02
总说:人的一生至少应该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20年过去了,我从未体会过说走就走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每次出门总要赶在地铁的最后一班之前到家,和最好的朋友说好要走的天南地北,我还一次都没有去过,想要撸串喝酒倾通宵,却被一个个夺命连环call给催回家……
想象着有一天自己足够强大,拎着箱包就踏上旅途,留一张帅气的字条在家,就不要来找我,我很快回来“,可是你看,这铺天盖地独自旅行就出事的新闻,看得人心惶惶。连做个出租车都有被骚扰的风险,让这些本就将孩子捧在心尖的父母更加不放心了。
大约是我的圈子里,大都是这样的女孩吧。
听父母的话,按部就班的生活,偶尔会和三五好友出门吃饭逛街购物,却从没有独自踏出上海的土地。记得鱼哥跟我说,之前她有个喜欢了七年的网红小姐姐,请她去杭州参加见面会。替她订好了高铁票,安排了酒店,贴心的发了地址。到那边之后,请了御用的造型师帮鱼哥做头发,还开了直播,一片其乐融融。晚上,还差人送来了店铺里的衣服,还有一些家居的数码设备什么的,总之是十分愉悦。
她在微信上跟我说,她是见面会里最小的,也是唯一一个还带着父母一起来的。她的父母自己去订了酒店的房间,住在她的隔壁。即便是杭州,一个小姑娘独自坐高铁,还要自己找酒店,到底不放心,索性就跟了过来。她的语气很平常,也没有特别抵触或是不舒服。听者也没有特别反感的情绪,因为就我而言,也一定是这样的啊。
03
疯狂对这一代的我们来说,太远了。
小时候少了那么点追逐打闹的记忆,双休日总是背着这样那样的包,东奔西走,身后还跟着大人关切的脸庞。被逼着往前跑,也失去了想要独自出去闯一闯的勇气。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拼了命的想要留在上海,想要留在熟悉的地方,为了不必害怕新的环境,新的人群带给我的卑微和软弱。现在,我又忍不住开始后悔,要是当时不为了留在上海,而是奋不顾身的追逐梦想,去他乡学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我现在会不会过的更加熠熠生辉?
人总是这样,再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抛弃了另一个可能性,安定下来以后,又忍不住后悔莫及。
也好吧。各人有各人的活法,谁知道长久的安稳是不是酝酿着是更大的疯狂呢?
愿我能在某一天,正经成长,正经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