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对很多人来说真的是一件特困难的事。
拒绝帮助别人,就是不乐于助人;拒绝辅助老师工作,就不是好学生;拒绝接受上升的机会,就是狂傲或者烂泥扶不上墙?
电视上的广而告之,城市宣传墙上:无时不刻给人灌输着24孝,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自由平等......
我想说,那是我们渴求的未来乌托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未来我们可能会实现理想国的梦想。
不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情境分析问题,而一味套用填鸭说教的方式毫无主见地被动接收。现实只会让自己感到深深地挫败和怀疑。
我有一个堂姐,结婚三年,娃两岁了。刚结婚的时候和我姐夫俩人每天晚上会聊天到凌晨,平时朋友圈除了秀恩爱就是一些如何维持爱情保鲜的鸡汤文。
怀孕的时候,婆婆闻讯赶来,驻扎在儿子家照顾儿媳妇。
这位老人可以说是非常尽责,全权包揽家务。洗衣做饭擦地板,事无巨细。按理说,堂姐心里应该是感激吧?一开始确实如此。
可是到后来,事无巨细到令人发指。挤牙膏的长度,从尾巴开始向上推...马桶盖必须在冲厕前盖上...动不动就闯进夫妇俩的房间,还责怪俩人关房门是在防着自己。
堂姐不想破坏婆媳关系令姐夫为难,一次两次就算了。后来婆婆干脆坐上小夫妻俩的床上看电视,不限时间长短。
姐夫的解释无非是,妈的年纪大了,让让她又怎么了?
明明是婆婆边界感模糊,拒绝在心理上接受儿子已经脱离原生家庭重组了小家庭。为什么堂姐会无端多出那么多的负疚?婆婆不满,老公指责。
堂姐是传统教育下的产物。孝顺,毫无原则的妥协和退让,什么都听父母的。上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找什么样的老公...青春期都没有叛逆过,从来不懂得SAY NO,她的脾性就是默默顺从。
生理上是成熟当妈了,心理上依旧是一个羞涩地欠缺自我思考能力的人。
为什么乖乖女让人心疼?难道孝顺就一定要什么都听长辈的?
教科书上,编者选取的文章引导孩子们要成为一个像大禹那样的人。
我们习惯了歌颂“三过家门而不入”式的英雄,舍己为公是美德。这位英雄,确实是获得了社会地位、名望、信誉并且流芳百世,可是对于家人的那份亏欠,是不是很自私?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错失了与妻子相处的时光。
小说家余华在《兄弟》一书中所描述的两兄弟就是对中国社会在钱和性的态度上180°的大转弯。从羞于谈性再到性教育,从以一穷二白、穿衣打补丁为荣再到改革开放,下海经商,赚的钵满盆满为目标。
上世纪,新中国刚成立十几年,在襁褓中的新中国尚在不断成长。意识形态无定,宗教信仰缺失,社会规范随着政府的指挥棒不断改变。
现今,有多少人是一周七天都在工作的?我不知道,但应该不在少数。还有做副业的,想多赚一些钱。为了挣钱,有多少人背井离乡,留妻儿老小在乡下,而自己单独去城市打工?或者为了学业或事业,与妻儿道别,出国离家?
只是跟着潮流和感觉走。
“机会”这个名词,加在前面最频繁的动词是“抓住”,在“抓住”之前,人们好像不常思考这个“机会”我该不该“拒绝”?
只是趋之若鹜。
当然,我不否定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地抓住上升机遇。
事业与工作并不完全对立的,两者密切联系,要有好的生活质量,事业成功是基石,没有事业成功又谈何生活质量?
只是如何拒绝生活中的那些过激的欲望?又有多少人成了隐形社会规范下的牺牲品?
多留一些时间给家人吧!即使经营生活带不了财富增加,也可以提升幸福指数。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认识一女孩,做事特立独行,很有自我主见。长得好,成绩好,衣品好...总之你能想到的好品质她都有。
唯独一点,说不上的褒贬,自我意识很强。
如果老师叫她做一份表格,拒绝。
如果班里有文体活动需要她做看客,拒绝。
有点精致的利己主义味道?
孤僻?不合群?
标签贴起,偏见滋生。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上初中的时候,和几个女孩子会约定好一起去上厕所。同学朋友给小孩报的兴趣班爸妈生怕自己的孩子落下,也会跟风让自己的孩子补习。
还有前段时间的北京地铁事件,“到底是网友不出门,还是路人不上网。”
调侃冷漠的路人,只会BB的键盘侠。
从小在集体主义教育下的某些人,合冷漠的群,合看好戏的群,合跟风的群,合三急的群,合偏见的群。
把愚昧作流行,把偏见作原则。
自我意识很强的人,典型的个体主义者。他们不跟风,有自己生活的轨迹。不轻易听从他人,具有独立自我定义,强调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结果负责。
Everyone is special,是他们的信条。
她每走一步,对自我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比起上香拜佛,虔诚地祈求佛祖保佑,更信奉“自助者天助之”。
或许她不被大家所喜欢接受,但是生活地心无亏欠,很坦荡。
学会拒绝也是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