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在当当网上4月份淘的,也不知道里面讲的什么,一直忽略摆在书桌上。直到这两天才拿起来,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里面的家长和老师简直太赞了!
故事背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日本东京,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在巴学园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作者黑柳彻子又名小豆豆,也就是本书中的小女孩主人翁,她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和口吻,在一篇篇简短的文章里回忆了自己童年在巴学园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亲身经历。每一段故事就是一段经历,欣赏完小豆豆充满笑声和感动的童年生活,觉得对小豆豆影响最大的小林宗作老师、以及她的妈妈还有爸爸对小豆豆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小豆豆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值得与反省深思。
童年时的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她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的生活,我也会回想起在学校里上学、跟玩伴们嬉笑怒骂、在家里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与母亲相处
打小我的母亲是这样子的:“看看别人,你怎么就这样呢?”、“不好。”、“还行吧!”……诸如此类的打击你,不给你自信话语到现在都会时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可能这也是“大众版”母亲,谈起孩子呢,总是说别人家的好,对自己家的不满意。(把这个心里话写出来,母亲大人看到了请笑一笑,深呼一口气继续往下走。)我越发开始意识到了,对于一个内心还不够强大的孩子来说,如果母亲说这些话那就像往伤口上撒盐一样,会给孩子带来原生创伤的。
记得《少年派》中的导演,给钱三一这个处在单亲家庭的角色安排了一句台词:每个人生来都着原生创伤的,而每个人这一生都在努力让疗愈。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每位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家长也会经常思考应该给孩子们带去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为他们做哪些事?有时候家长也总喜欢把自己看成老师,觉得只有自己才可以随时帮助孩子。可是有时候一些无意的行为举动却给孩子带来了伤害,比起,给孩子建议与规划,我想每一个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包容、支持与肯定,有了这些孩子也会更懂得包容与理解父母。
《窗边的小豆豆》书小豆豆开篇就阐述了自己那时的调皮捣蛋,然后被之前的学校开除了,而豆豆妈妈没有告诉小豆豆退学的事情。妈妈认为即便和小豆豆说了,年幼的她恐怕也不会理解自己哪里做错了吧。而且豆豆妈认为,如果小豆豆因为退学这件事,在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绪,那就不好了!妈妈很合理的解决了这件事,她觉得等小豆豆长大以后,再找个机会告诉她。
还有一次小豆豆想学舞蹈,妈妈从来不对小豆豆说“应该去干什么”,小豆豆如果说“我想干什么”的时候,妈妈就会说“好啊”,然后并不多问什么,但她会把孩子们做不了的比如报班手续上的事情,帮助孩子做好。
战争来了,小豆豆他们没有食物,经常吃不饱,而她的优秀音乐家小提琴爸爸听说去军区演奏军歌可以换取到食物。
妈妈征求爸爸的意见。
爸爸说:“……我的小提琴,不想用来演奏军歌。”
妈妈说:“是啊。那就算了吧!吃的东西,总会有办法的。”
爸爸对小豆豆说:“对不起啊,豆豆助。”
小豆豆说:“没关系!我也喜欢爸爸的小提琴!”
小豆豆不懂艺术、思想以及工作的事,但是,她知道,爸爸是真正地热爱小提琴,因为这个他甚至被逐出家门,曾经经历了很多艰难的坎坷。但即便如此,也没有放弃小提琴的热爱。
如果去了军区演奏军歌能拿到一些礼物来,家里人会多么高兴啊!小豆豆也能吃一顿好饭。但对爸爸来说,他看重的是自己的音乐,妈妈也深深地理解爸爸,所以妈妈从来也没有抱怨过,“如果能去一趟就好了,可你却……”之类的话。
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也做一个有智慧的孩子。所以,智慧的父母最终会发现,有时候孩子才是自己的老师,孩子们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和启示,也会指引着自己前行。
与老师的相处
教育理念如何以及一个老师的处事方式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而其中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最难的,以往的教育中缺乏与老师的沟通,老师们对学生们也缺乏沟通。
小林先生是一位真正地热爱孩子、信赖孩子、充满热情的教育家,也是巴学园的校长,他的倡导自然、自由教育,尊重孩子们个性的教育理念。
小林先生开设的巴学园,“巴”,指的是用两个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组成的徽记,表达着校长先生的心愿,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这是一个特别的学校:电动车做教室、上课可以随意更换位置、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那门课开始“自习式”的学习、中餐要有“山”和“海”两种味道、整个学校才五十个人、同学之间相互学习……
小林宗作先生是对小豆豆影响最大的老师,也是她真正喜欢的人。第一次相见,小林老师听了小豆豆叽里呱啦讲了整整四个小时,小豆豆非常惊讶,小林老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打哈欠,也没有表现不耐烦的样子。小豆豆觉得小林老师非常尊重她,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一个大人这么尊重她。
音乐课上老师会去思考怎样才能教育孩子们,不要用耳朵听音乐,而是去听、去领会呢?孩子们听音乐的时候,不应当是没有生气的教育,而应当是跃动着的、充满生气的音乐……怎样才能唤醒孩子们的感觉呢?
于是音乐课上采用了韵律操:这是从孩子们自由自在蹦蹦跳跳的动作中获得灵感,从而创作出来的。
“什么是韵律?”
小林老师回答:“韵律是让身体的组织结构更加精巧的游戏,是教给我们怎么去开启心灵的游戏,是让心灵和身体理解的游戏。做韵律操会使人的性格富有韵律感,富有韵律感的性格是美好的,强大的能够温和地顺应自然法则的。”
小林先生经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给有侏儒症的高桥君精心安排了一场校运会,说,“你绝对能做到。”
小林老师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素质不被周围的大人们损害,让这些难得的素质得以发扬光大。小林老师的话与行为深深影响着巴学园的孩子们。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巴学园的孩子们善良、友爱、尊重……
小林宗作老师语录: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不要把孩子们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之中,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
“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你绝对能做到。”
“吃饭的时候,就慢下来吃饭,不能光顾着吃,还要和朋友一起愉悦地交谈、分享……”
与同学的相处
在巴学园的学习环境里,小豆豆成了一位善良、友爱、正义可爱的姑娘。
2019.08.21
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