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58,5-3-14,滕文公章句上3-14》
今天是丙申年庚子月乙亥日,冬月廿一,2016年12月19日星期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一.井田制划分方法和管理原则。
孟子又对毕战说明井田制划分方法和管理原则。
第一,先做大规划,这叫"方里而井"。方,是划定边界线。框住,固定住。现在我们学习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使用的就是"方里而井"的方法论。设置前提。先做一个假设,预设一个条件,圈定一个范畴,然后,就从设定的条件和范畴作为基石向知识迈进。从时间序列的角度而言,西方近代科学,是孟子方法论的学生。孟子用在社会实践上,科学用在自然对象上。
再说远一层,当代而言,知识就是一堆既成的已经僵死的材料,对于活生生的网状结构的当代世界,知识已经过时。因为它对有机世界无能为力,不能参与其中,只是徒劳地试图把有机世界切成一个切面供它自圆其说而已。知识是上个世纪以前的世界探测器,远远不能适用于当前的世界。对于新世纪的当代人而言,妄图通过占有知识而成功,这个观念陷在旧世纪的泥潭里,注定不能得遂其愿。师父教我的最有力的道理浓缩在"趋势"二字上。也就是说,今天的世界图景不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生成的网状的图景,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聚合型的,今天的世界是以无限为核心的辽阔的网。春夏秋冬四季往复依然如故,但是,同样是春夏秋冬四季往复,不是结论,不是结果,而是效应,而是生成。不是简单重复机械轮动,而是生生不息浩渺玄远。这个世界早早的就已经不是知识宣称的专业分工的世界了,以此为识者,败于知识,死于求知;这个世界的真相早就抛弃了知识的狂妄无知和蛮横独裁,这个世界是通识的世界,是无中心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探测器已非圆规和直尺,现在是一个航行于星际的新世界。"知识分子",过去是社会精英的代名词,这个世纪将成为落后守旧失败的同义词。作为当今的中国读书人,应当具有这样的视野:必须了解西方,因为它正在经历着注定的失败(或者重启),与其了解它那正在迈向墓穴的成功,不如了解它正在经历的失败过程。但必要学习东方,因为新世界的思维方式,是东方式的。
孟子说,一里见方的土地为一个井田,每个井田有九百亩。中间的一百亩是公田,是供给国家的;余下的八百亩分给八家,每家一百亩,作为私有财产,即,私田,用以养家糊口的。公田,交给八家一同出力耕种收拾,规定必须先做完公田的事,才可以做私田上的事。
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呢?
先看看怎么复杂:虽然需要通力合作,实际上又有公私之分;虽然说是同样的工作内容,却有先后的规定。
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呢?这个道理又是东方式的、复合的、整体性的、有显有隐的、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参与其中的。
其目的在于分别界定君子、野人的彼此义务关系。这样的界定其必要性和不可省略性在于:使那些高高在上吃工资饭的君子们不至于骄泰;使身处江湖之远和郊野之地以劳力做工的老百姓不以劳为劳。其核心是建立彼此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共同体。这一点,看一下圣人养成前后的对照即知。
圣人从凡夫俗子中来。由"志于学"到"志有定向",其间十数年的历程,生活的、社会的、心路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唯有独知,若是说与他人,又有何人能识?孤独中走出来的历代圣贤,孔孟到近代的王阳明、曾国藩,哪一位是为了自己的成功的?都是返身为社会服务为己心,所谓的"为生民立命"。孔子几次经历生死考验;王阳明也是囧到极致,被贬到贵州乡下的深山僻壤,他把棺材抬到山洞里,坐在里面问:"若圣人至此,将欲何为?",就是在这样一种极端的境遇中,一无所有,生死茫茫,他的困惑一下解开了,"四十不惑",登堂入室,最终创下"致良知"的大学说,这是"龙场悟道"的故事。但是,我们后人如此轻易地说出的故事,王阳明先生自己说:"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他说:"但恐学者得之容易,只把作一种光景玩弄,孤负此知耳。"
圣人不是孤立事件,制度不是简单粗暴的令行禁止。如果以各自分裂切割的方式学习圣人和制度,则毫无意义。唯有看到圣人与制度与人性与共在的力量汇成一体的联系,我们才知圣人之为圣人,和制度意味深长的另一面,才知社会不是只有分层,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其值得去往的意义。才知有些坚持,本身就很美。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