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动笔的后果,如图。这句话很配今天的文章,所以瀚哥还是厚着脸皮手写了一遍。作为反面教材,挂此为励。
正文:
可能真的是老了。
曾有个朋友跟我说,大家都以为人是一点一点慢慢变老的,其实人是在一瞬间就老了,心老了。
昨天下班开车途中听广播,主持人正在和听众互动,互动话题是“说说那些让你觉得心酸的事”。一位听众说,最让他觉得心酸的,是得了罕见病的儿子(不能吃普通食物,只能吃医院特定的食物)对他说:“爸爸,我不吃,我就闻闻,好吗?”好心酸……
今天一大早来了单位,一同事问我:“你的同学有不在了的吗?”我说好像暂时还没有。他说:“我的一个同学昨天刚走了,这是第二个了,三十多岁。”又一次心酸……
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本该励志奋进,不该感叹人生,可是……
同事说,可不可以写一篇生死之外无大事的文章?好想来点鸡汤来慰藉一下突然有点受伤的心灵。
我问他,生死之外无大事,可是,然后呢?下一句呢?
他楞了一下说,就看开了呗!心宽了呗!不纠结了呗!
我说那可未必。瀚哥天生敏锐的逻(ai)辑(tiao)感(ci)又冒了出来。
生死之外无大事,这是个大前提,好多人都想过、甚至觉得自己已经领悟了这句话,可是,从这个前提出发,却会导致截然相反的价值观。
比如,有的人会因此而及时行乐,挥霍人生,甚至恶事做尽。因为本来人人都有一死,何必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呢?如果真的自己也会在三四十岁over,没有尽情享受人生岂不可惜?
几句闲聊,让人大跌眼镜,可又不知如何说服自己,办公室转入寂静。
瀚哥也奇怪,为什么你我没有选择及时行乐、挥霍人生呢?反正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何必死磕自己呢?
没办法,鸡汤喝不下去,就还是要配点逻辑作料的。
生死之外无大事,可是,除了生死,其他就都是小事吗?或者说,除了生死,其他都不是事儿吗?人确实最后都得死,可是,也要看他是怎么死的吧?死的是不是很难看吧?
那种所谓的看破生死之后的极端自私,必然导致众叛亲离。结果就是,可能你还不想死,但你必须去死;本来你想舒服地死,可是你必须死的很难看。
有人曾说,人性本善或是本恶,是个伪命题。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善恶的标准很难确定并且在不断变化,而趋利避害本身是中性的,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下,才会表现出当时大家认为的善或者恶。
比如,很多人认为几十年坚持搞研究、做学术、读书是一件多么苦、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有学者就指出,其实,那些学者能够从读书和研究中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别人难以获得的那种快乐。你所想象的那种苦可能并不存在,或者,那种经历本身得到的快乐要大于或远大于其带给你的苦。和读书一样,弹琴、下棋、运动等等都可以带给你超越“辛苦”的快乐。
一句歌词就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个彩虹不是普通人可以看到的,所以有些人才会不惜经历风雨,也要追求彩虹。
人生的体验就是这样。
如果你轻易就“看破生死”,然后选择自私自利、放纵自己,那么你的人生体验就会无比缺憾。你的追求必然只会局限在物质和肉体上,而对于精神的需求,则会无比空虚,甚至于不得不时常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等理由来安慰自己,证明自己的选择才是对的,才是真正无怨无悔的。
哦,对不起,可能选择那样生活的人,不会知道名人名言和诗词曲赋,而是应该这样安慰自己:“该死的求朝上,老子就知道吃喝玩乐,委屈自己的事老子不干。”
所以,狭隘“趋利避害”的结果极可能是“趋害避利”,极可能会适得其反。
这里面有一个大问题没有展开说,就是人性和道德。
瀚哥对人性的理解是不善不恶。所谓趋利避害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一点问题,这里也不展开说了。
今天推送文章的“二层”,给大家看一篇几个月前的旧文,关于瑞典沃尔沃总部停车场现象的分析,大家可以和今天的文章对比、参考来看。
最后,该来点瀚哥做的鸡汤了。
生死之外无大事,可是,活着不是无所事事、意气用事、生非惹事,否则你就会事与愿违、不省人事、早备后事。不要随便看破生死,那样无补于事。做好该做的,才是正事。或许世上本无事,瀚哥自扰之。因为给你个胆子,你也不敢去到处滋事。生死之外还有很多大事,你积极向上、努力奋斗,才能经常遇见喜事。看了瀚哥的文章也别一笑了事,打赏个一文半文的是例行公事。瀚哥虽年事已高,但还有很多看家本事,不信就等着看瀚哥折腾出点大事。
今天的卤子有点咸了,对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