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一语道出了在当下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对此,我们偶有抱怨,但依然热切的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世界里有希冀也有失落,有满足亦有遗憾。但只要热气腾腾地活着,谁说不是一种美好呢?
于我而言,这种美好可能来自于一本触动心弦的好书,一支简单动听的乐曲,大自然中一个小小的启示,甚至于一个绽放的笑脸和一瞬间的感动。近日重听李野默老师播讲的《平凡的世界》,我似乎又重温了一遍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诚然,那只是一个艰苦岁月里一群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的生活琐记,但他们人生的沟沟坎坎,喜怒哀乐又无时不在地引发人们的共鸣。那片贫瘠的黄土高原上曾盛开过美丽的马兰花,曾飘过悠扬的信天游,也曾养育出朴实而又善良的人民。作为小角色,他们不是历史的创造者,然而他们的命运起浮却也折射出历史的巨变。我对历史并不感兴趣,我更愿意以一个平凡人的角度去感受书中人物内心的波澜壮阔。
毫无疑问,孙少平是书中最有光辉的角色。他的身上一直都有着某种与众不同的特质,穷学生,教师,农民,揽工汉到煤矿工人,不同的身份都挡不住这种光芒,这种光芒并非闪闪发亮,却恰似一股暗香盈盈而来。这也就难怪他会和自己外在条件悬殊的田晓霞成为知己,恋人。
从他翻开润生妈夹鞋样的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起,他的内心就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逐渐在生根发芽,直至他构建起强大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他读过的所有的书就是这种力量和气质的来源。我能理解他在当农民时无暇读书的苦闷与恐慌,也能体会他在建筑工地夜读的喜悦与满足。对于他而言,书荒就意味着精神的营养不良。每当我脑海里出现他一个人在建筑工地点着蜡烛夜读的场景,常不由得泪流满面。是啊,他只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但普通并不等于庸俗,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不管这世界在别人看来多么的微不足道或遥不可及,但对每个个体而言,那是值得付出与追求的。
如果说孙少平的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在旁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那么孙少平的爱情似乎更是遥不可及,甚至听来像是天方夜谭。外人看到的是身份悬殊,却无法体会思想碰撞与交融的快感。孙少平是幸运的,他幸运的结识了田晓霞这个正直,善良而又勇敢的姑娘;他也是幸福的,他曾拥有过真正的爱情。然而正因为此,晓霞死后的他的痛苦才变得撕心裂肺。他们的约定总让我想起《山楂树之恋》。以前总不明白为什么作者都要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现在似乎明白了,这世间不是所有合理与美好的都要变成现实,现实比我们想象的更错综复杂,难以预料。即便你对这个现实世界曾多么的失望,时间的洪流总会冲淡至散,而你,依然背负着有些东西在前行,可能是你爱的人的期冀,可能是你赋予自己的责任,也可能是你内心的某种东西,甚至可能是一种自己也难以言表的力量在推动着你。
孙少平在物质方面一直并不富有,其实他是完全有机会改变这种现状。可他却拒绝了某些机会,只是为了一份坚守。为了坚守职责,他去给成分不好的金大锤补课;为了坚守善良,帮助小翠,他离开了胡勇周的工地;为了坚守梦想,他拒绝了大哥的好意离开故土。他一直坚守着思想的一方阵地,那是他活着的追求和价值所在。我常想,深处一个物质发达思想自由的年代的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与恒心去追逐内心的自由呢?
一个人脚步所丈量的范围毕竟有限,但思想的深度和宽度是无限的。物质的满足感是短暂易逝的,但精神的愉悦却可以回味无穷。匆匆的人儿,守住自己的心吧。
《平凡的世界》给予我的启示远不止孙少平这一个人,书中大多数人物的命运如果细细品味,都会让你悟出点什么。时代在变,而人性是有某种永恒性的,明白人性并不是要我们都成为哲学家,只是会让你面对真实世界时,多了一份释然,宽容与豁达而已。
每一位平凡的人都值得尊重,每一个平凡的梦想都值得肯定,每一种平凡的生活都值得拥有。用心活着,就是值得。
靠自己生活,灵魂都是安宁的。 ——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