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都以我的视角,以我的想法来写,个人推测不会有什么干货,不过,如果读者觉得有一点认同感,那便是我想要的,我需要一点认同感,我觉得不会只有我是这么想的。
文章中仪式所指,一般都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仪式,这里专门指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间的仪式。
仪式的原由(猜测)
自我暗示和自我实现
仪式源于暗示,人浮于事,必然会有各种诉求。求雨、求爱求发展等。
仪式和行为的关系。稀缺行为是仪式的基础,从各种行为中,挑选出一个作为仪式,这个动机,可能是心理暗示,去图书馆就能好好学习,就算不能学习,负罪感也会少一些。当然也有可能是其它,比如每天早起和女朋友发一条短信,再开始洗漱迎接美好的一天。
什么稀缺?什么样才能算是稀缺?普通的行为,加上特殊性,就是稀缺。发短信、给女朋友发短信、在生日那天给女朋友发短信。那稀缺和特殊的区别在哪里?仔细想想,特殊其实也是因为稀缺性吧。他这么耿直这么特殊的性格,和外面那些妖艳的贱货完全不一样···
仪式就是不常见、稀缺、特殊的行为,仅仅是个行为而已,按理说没什么特别的。可是呢,人类喜欢给一切事物都加上意义,因为人本就是追求意义的物种啊。
仪式不能是随随便便的事情,不然每天都有大量的仪式,就没意义了,参考眨眼睛、呼吸。仪式必然是在一个维度来看,不常有的。而仪式感充满了暗示。
仪式感是追求仪式意义的一种心理状态。
仪式在对自己、个人的作用——心理暗示
转化、帮我们准备好进入另一个空间、时间和角色。
仪式意味着人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过渡阶段、中间状态。时间上可以理解成成人礼,空间上可理解成高端耳机,家庭影院和电影院。
一个月一次的月经、一生一次的婚姻或者每天早晨的淋浴,时间、空间的维度,每个人都不同,所以仪式,多种多样。按说仪式是十分私密个人的,不具有普遍性,可是行为可以被模仿,所以仪式又是普遍的,因为仪式感是人所追求的。
看了水军的软文,于是买了一个kindle,其实没用几次,但心理总是···
有了小霸王学习机,你就能开始认真学习;有了kindle,你就能重拾阅读;有了电动牙刷,有了ipad,有了女朋友······无比美妙的可能性。还有其他的例子,比如买一个单反,每周出门拍花花草草、美女与野兽;每周末和朋友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每天都要看一部电影等等。
我只说自己,在没有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之前,很容易因为因果关系混乱而让自己误以为,是在追求仪式感。
仪式在群体间的作用。
通过仪式营造不靠谱的仪式感来做暗示,而这暗示的作用,有可能是展示力量。大楚兴陈胜王,父子君臣,礼乐等等。也有可能是认同感。
能够赋予行为、个人特殊意义。
婚礼、葬礼、丰收了大摆筵席,面对麦加朝圣、十字军东征、大东亚共荣圈、抗日战争、桃园结义等。
茶道、沐浴更衣看黄书、出门前洗头,看上去简简单单或者有其它理由,自己反复做起来就很明显感受到心理的变化。不洗澡不去图书馆,的确是一点。
仪式是被选择出来的行为,这个行为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在群体活动中逐渐加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回馈给群体的每个人,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向心力,或者成为工具,约束力,随波逐流、被动接受。主动选择和随波逐流是主流,游走在群体边缘的人,可能会有归属感之类的焦虑。
认同感、归属感带来的焦虑,可能可以通过仪式来缓解。
仪式感既带有心理暗示,那么在追求仪式感之前,就先想一下,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
是用来解决问题,还是谋求一种认同感,亦或者是show?
我写简书的理由很简单,想分享一点我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希望得到一些认同,寻找一些圈子,让自己活得更舒适一点。
利用仪式来培养习惯的确是一个方法,但请不要以为仪式感就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