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利益者从来不会觉得自己利益少了,只会后悔当初决心不够大;而未得利益者总觉得这个社会很浮躁,一切都是国家的错。
之前我觉得在改变人的命运中,努力很重要,现在愈发觉得选择更重要,选择就是眼光,而眼光是与一个人的学历没有关系的,并不是你学历高就意味着你看的远。
关于
这么努力的工作,依然是在生活线上工作,而如果一旦抓住了某个机会买到合适的房子,胜过奋斗几十年。
这其实何尝不是一种选择?房子是一件大额商品,每个普通人在买之前都会左右掂量,如果随随便便都能买到,要么这个国家已经超级发达,要么就基本崩盘,而我们显然处于中间。
如果要求每个年轻人随随便便都能买房,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浮躁?
但是他们会觉得是自己眼光不行么?会觉得是因为自己瞻前顾后没有及时上车么?会觉得自己买房的时候过于挑剔么,希望买的房子学区,地段都要好吗?不会!我没看到几个及时买房的人会觉得房价贵的,他们只会觉得自己当年在不限购的时候买的少了。
还有很多人觉得,这体现了人制的可怕。我更觉得这体现了人性的险恶。点背怪社会,命苦怨政府,不知道博士是怎么读出来的。国家政策的制定不是针对一小撮人。如果大风吹来,倒的是你的家,我们纵然可以觉得这是天灾的可怕,又是否反思自己面对天灾时候的预见,及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呢?
现在动不动就有文章说这个博士,那个名校毕业生。我看完之后就觉得,眼光真的与学历没关系。
对待房价的态度,决定了你未来的一切。
家里不是穷的需要反哺的,在一线城市安家都不是很难的事。真的怎么努力都买不起房的,那是真心需要考虑下是不是改选个二线城市发展了。
普通人对楼市的记忆不会超过6个月。其实每轮冰冻期都是屌丝逆袭的时期,哪怕现在无法购买,对楼市也要时刻保持关注,因为花儿在夜里悄悄绽放。
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走收入
买一套100平米的,需要这个城市的家庭不吃不喝的状态下,积攒8.4年才能够买得起自己的住房。这个算法有明显的错误,首先,买房不是准备这个房子的总价,而是准备首付+税款+两年内的还贷款或者多到五年。而首付一般是三成。
其次按照房价现在的增长趋势,沦落称为啃老族买了自己人生第一套房,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这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如果当初接受了父母的资助,买了房子,肯定比等自己奋斗几年后再买房强多了,因为工资的增长速度无论如何赶不上房价的增长速度。早买早便宜。然后那时候缓过一口气,再还清父母的赞助,肯定容易多了。
另外,对社会不公的怨念,是不是也是没有好好静心规划买房之路的原因呢。
房价永远只跟买得起的人有关的,买不起的跟你无关,你不能说你买不起,就断定房价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你自己啊。
观念差距将导致财富差距。
在北上广深这种超级一线城市,买房的最好时机只有两个:昨天,以及现在。
很多事情不及时行动,以后再行动的成本就会越来越高。
投资行为,只要大方向正确,都是行动越早收益越高。先进场者吃肉,后进场者喝汤,
我们不能因为喝不到汤,就乖这怪那,有谁去怪过自己不及时进场呢?你能念到博士的智商都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