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乡村生活,经常会遇到需要向邻居借东西的情况。
记忆里,我第一次向邻居借的是火。那天下午,我放学回家,父母外出劳作尚未归来。我感觉肚子饿极了,决定自己做饭。我准备生火时,发现父亲留在家里的打火机打不着火了。正为难之际,我忽然想到邻居家肯定有打火机,不妨借来用了再还回去。我走到邻居家时,婶子正在做饭。得知我来借火,婶子说:“不用借了,你在我家吃晚饭吧?”“婶子,不行的,我做了饭,爸妈也是要吃的”。我婉拒了婶子的邀请。婶子从灶洞里拿出一根烧得正旺的柴火塞到我手里,说:“你拿回去引火,要是烧不着了你再来我家。”“谢谢婶子。”我拿着柴火跑回家。好在,这根柴火并没有熄灭,我顺利做熟了晚饭。父母回来后,我把向邻居婶子家借火的事说了。父母听了,竖起大拇指,夸我做得对。
记得有一年,正值黄豆收获的季节。我家请了人帮忙割黄豆,镰刀却不够用。父亲打发我去隔壁伯伯家借一把镰刀。正好伯母在家,我说明来意,伯母取出一把刀口白亮的镰刀递给我,说:“这把镰刀是你伯伯刚才磨好的,锋利得很,你拿去用吧。”“谢谢伯母。”我拿起镰刀飞奔回家。几天后,父亲重新将镰刀口磨得铮亮,让我还回去。我到伯伯家时,家里大门敞开着,我喊了几声,没人答应,我把镰刀插进大门后面的刀鞘,就离开了。回到家,父亲问我:“镰刀还给伯伯家了没?”“伯伯和伯母没在家,我把镰刀插进刀鞘里面了。”我说。“那怎么能行呢,你不跟伯伯或伯母说一声,他们怎么知道你把镰刀还回去了?”父亲说。我又去了一趟伯伯家。此时,伯伯正在整理镰刀,我把还镰刀的事情说了。“我就说嘛,镰刀的数量刚刚好,我想肯定是你们把镰刀还回来了。”伯伯笑着说。
乡村也有借钱的时候,但一般不会直接说借钱,而是说“编圈”。那年秋天,大姐准备出嫁,父母核算了所需的钱数还差一点。于是,母亲带着我去同村的小姨家借钱。寒暄了一阵,母亲这才说:“小妹,大女儿出嫁,还差一点点,想问你‘编圈’。”“大姐,没问题,差多少,我拿给你。”小姨回答道。母亲说了所需的钱数,小姨拿了钱递给母亲,说:“大姐,不着急还。”“小妹,等我有了钱就还给你。”母亲说着双手接过钱。回家路上,我问母亲:“妈,借钱为啥要说‘编圈’?”“你说借钱,如果人家没有钱借给你,就会很难为情。说‘编圈’,即使对方没有钱,也有回旋的余地。”母亲解释道。“哦,原来如此。”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几个月后,母亲再次带着我去了小姨家,将上次借的钱还给小姨了。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我想这应该就是乡村借事能够延续下去的根本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