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依托于历代各种文献、民间传说、说书的话本等很多素材,在罗贯中的总体规划下构建起来的一座文学大厦。
我最佩服的是罗先生的这个整体架构能力,那么多人,那么多事,那么多心思,那么多情感,在这部著作里显得那样地行云流水,水到渠成,情节的发展中,各种人的话语、行为、情绪、情感、思想都让人觉着就应该是这样的。
殊不知,正是这种各个细节的塑造才有了那么多鲜活的人物。或许这就是巨著的特点,作者通过那么多细节的铺陈塑造了人物,而读者反而从情节中觉着这个人就应该这样子做事。——我是不是说的有点饶了。
《水浒传》的故事,也是从很多先前的素材中整理、规划、构架、细化来的。不过水浒在整体上的章节之间并没有那么多必须的衔接,围绕一个好汉或者几个好汉的故事,对另外好汉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然后他们的故事串起来就勾勒出了北宋末年那个时代整体形貌,或许这又是另一种架构能力吧。
明代小说很多都是这样依托以前素材整理形成的,而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成就,这种有了素材,如何构建小说整体框架,先后布局情节,形成整体逻辑的能力,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明后天看看《西游记》的学习资料吧,《西游记》应该是也是有依赖于先前素材的创作,属于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
看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