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封面上就写道:“性格不是天生的、永恒不变的,而是可以由自己的意志决定。只要你愿意,性格随时随地可以改变。”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鼓励读者,不再把人看作贴上标签的静态机器,而能把人看作运动着的,生活着的,为完成目标而努力的实体,在一个让人困惑的世界里为追求意义与安全而奋斗。而在现实中,我们看待一个孩子,往往也会习惯性地给他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比如,这是一个安静的孩子,这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这是一个好斗的孩子,这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而读完此书你会发现,孩子的性格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我们的分析是可以找到其背后的原因,并且在我们的努力下,是可以改变的。
本书共十二章,每一章过一个病例进行分析,看到孩子身上出现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并给予良好的建议及解决的方案,通过这些案例,也可以让儿童的家长进行自我反思,从而在育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作者说,个人的命运和团体的命运是不可分割地关联在一起的,要了解一个人,你必须了解他在自己团体里的相对情况。孩子与外界社会接触的第一人,是他的母亲,而母亲,不一定是血缘上的母亲,是他第一个在某个环境里可以完全信赖的人。所以,母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母亲的双重功能是,在第一个阶段,母亲要使孩子与他在世界里的情况和解,在第二个阶段,母亲要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成长能力和适应能力。但是这个角色是很不容易扮演的,因为很少有完美的演出,而人对无数生活方式可能都起源于母亲的错误。所以在这十二个案例当中,我们透过这些问题儿童,都能追溯到他背后的家庭原因。
比如,有的孩子有撒谎的习惯,排除吹牛性的谎言,大部分的孩子是因为害怕周围的一个人,孩子可能是想要逃避父母的处罚、责骂、屈辱;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做鬼脸,喜欢扮小丑,或者喜欢扮演婴儿,这背后,都是他们想要获取别人注意的心理,这样的孩子,往往是个被惯坏以及在努力挽回他觉得正在消失的愉快状况;比如,有的孩子经常性的尿床,或者喜欢生病,这背后的原因不是他们身体上的问题,而是心理上,他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获得一种无用的优越感,要使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他们不能获得父母的欣赏,而又害怕失去父母的关注,所以采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而这些手段却是孩子不自觉使用的,因为他们害怕被忽视,希望别人看着他们;比如,有的孩子非常叛逆,他们总会选择最看重的东西作为攻击点,他们总是攻击父母最敏感之处,正如有些调查发现,有较大比例的罪犯,来自执法人员的家庭,这背后的原因,往往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厉,过于苛刻。
孩子身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透过他们的行为,也暴露了他们的家庭教育,而面对诸多的问题该如何去解决呢?首先,父母要给予孩子应有的关心,很多问题孩子,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忙于工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脱手不管,或者家里的孩子很多,把过多的关注点放在最小的孩子上,从而忽略了长子的成长。其次,父母要给予孩子正确的爱,这样的爱不是一味地骄纵孩子,替孩子处理大小任何事情,从而让孩子渐渐失去了社会发展的能力,我们身边也会看到十来岁的孩子仍不会自己穿衣,不会做简单基本的家务,孩子长大以后都是一个个“巨婴儿”,也不是过分的严厉苛刻,让孩子没有表达自己心里想法的机会,终日受到压抑束缚,严重的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正确的爱要让自己与孩子建立一种朋友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尊重的,宽容的,这样,孩子才会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有人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做榜样,榜样首先要以身作则,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发展,培养他们一个良好的心理,帮他们塑造一个健康的性格。